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文档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 论述题 汇总
1, 布鲁纳的教学观
1,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
⑴动机原则 . 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
⑵结构原则 . 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 , 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
⑶程序原则 . 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 , 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 转
化或迁移 .
⑷强化原则 . 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
2,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 ,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 它只是一种解释 , 一种假设 , 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
案. 相反 , 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 “革命 ”掉 , 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
2, 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 , 在具体问题中 , 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 , 一用便灵 . 而是需要针对具体
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 .
3, 建构主义者认为 ,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 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
的外在形式 , 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 ,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 因而这
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 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
3, 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
1, 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 .
奥苏伯尔认为 , 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 , 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 . 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
中. 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 . 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 , 那么 , 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 . 这个为
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 , 便是 “先行组织者 ”; 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 .
2, 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 , 利用三 , 五分钟时间 , 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 , 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 .
3, 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 .
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 , 一是抽象性 , 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
4, 学习动机的种类 (4.1)
1,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2,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5,
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1,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
2,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 , 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 , 即生理的需要 , 安全的需要 , 归属和爱
的需要 , 尊重的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
3, 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 , 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 . 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 ,
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
6, 成败归因理论
1,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 可控归因和
不可控归因 .
2, 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 : 能力高低 , 努力程度 , 任务难易 , 运气好坏 , 身心状态 , 外界环境等 .
3, 归因分析的策略十分重要 . 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为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因素 , 今后就会不再努力 ; 如果
归因
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 , 下一次就可能加强努力 .
7, 学习迁移的种类 (5.1)
1, 正迁移与负迁移 2,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