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3~2011年全国CPI走精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2003~2011年全国CPI走势分析 CPI的含义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 中国CPI构成及各部分比重(2011最新调整为): 1. 食品31.79 2. 烟酒及用品 3.49% 3. 居住 17.22% 4. 交通通讯 9.95% 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9.64% 6. 衣着 8.52% 7.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5.64% 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75% CPI的意义 CPI 是目前世界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 CPI走势 分析 由以上图可看出:从2003~2011年CPI每月同比增长百分比出现了三次小高峰,分别是在2004年的7 8 9月份,2008年的2 3 4 5 月份,和2011年的6 7月份。在2008年的上半年出现了近年来的最高峰。 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6 7月份。2009年大多数月份都处在同比负增长率。 :2009年这段时期大部分处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恢复性反弹的时期,导致CPI整体偏低甚至连续9个月为负值 综合来看,CPI上涨一般是由下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需求增长和部分农产品供给紧张拉动CPI上涨 (二)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CPI上涨形成推力 (三)流动性过剩的滞后影响及通胀预期强化加剧了CPI上涨 (四)国际市场价格较大波动对国内价格产生输入性影响 措施 (一)加强价格监测监管,增强通胀预期管理的有效性 (二)完善农产品供给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市场有效供应 (三)推进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降低流通成本 (四)加强资产市场调控力度,整顿市场秩序 (五)合理控制价格改革节奏和力度,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六)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系统解决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 李娟 依据2003~2011每月的CPI同比增长百分比的走势图分析了我国近年来CPI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简要说明了CPI的含义及意义。 阐述了CPI的变化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的影响和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同时也针对我国某些时期CPI的快速增长的原因做出了简要分析,点出了CPI的快速增长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带来的威胁。 CPI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我国应采取合理的宏观政策和相关措施对其加以控制。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100%。 CPI告诉人们的是,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 其中居住提高4.22个百分点,食品降低2.21个百分点,烟酒降低0.51个百分点,衣着降低0.49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降低0.3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降低0.36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降低0.05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降低0.25个百分点。 1.50% 2.40% 4% 4.60% 4.90% 6.30% 7.10% 7.70% 8.50% 8.30% 8.70% 7.10% 同比增幅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时间 1.00% -1.60% -1% -1.50% -1.40% -1.70% -1.80% -1.20% -0.80% -0.50% 0.60% 1.90% 同比增幅 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时间 100.00% 0 其他 100.00% 4 8.74 96.30% 3 7.686 93.52% 10 6.632 84.26% 14 5.578 71.30% 11 4.524 61.11% 18 3.47 44.44% 18 2.416 27.78% 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