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任务书 文献综述 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已处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融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2011.05.04?2011.05.12 毕业论文定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原红旗.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财经研究,200103:P100-101.
[2] 张朕铭. 我国A-H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博士论文.暨南大学,2006:P21-23.
[3] 巩娜. 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09:P12-18.
[4] 田艳霞.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现代商业,201005:P17-20.
[5] 朱雪芬.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实证解析.青年科学,201001:P55-58.
[6] 王毅辉.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9:P6.
[7] 向锐, 周韵, 李琪琦.股利政策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统计教育 , 200606:P61-68[8] 诸立乔.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研究.统计与决策,200811:P24.
[9] 唐国琼,邹虹.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财经科学,200502:P15-16.
[10] 张传明;徐植. 不同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 12:P24-30.
[11] 吴战篪. 国际接轨中的A股估值:理念、制度与公司治理分析.博士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6:P21-24[12] 谭海波.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讨.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01:P38-40.
[13] 张祉姝. 企业价值与股利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新会计,201005:P14-15.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 目: 金融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一、前言部分
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股利政策、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是公司理财的三大核心内容。它们共同决定着企业报酬率的高低和风险大小,肩负着实现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一方面,公司的股利政策关系到企业融资政策的选择,另一方面股利政策还作为企业的净利润对股东进行分配,也就是股东的投资回报。由此可见,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股东既希望得到投资回报,又希望利润盈余能在未来的投资中不断增长。换句话说,股利政策关系到股东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均衡,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等重要内容;股利政策还是降低股东和公司经营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手段。因此,合理有效的股利政策有利于平衡股东的现期回报与未来公司的成长,有利于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本文从股利政策及企业价值的关系方面探讨研究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业的相关方面,分析股利分配现状,剖析其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如何合理选择股利政策来提高企业价值。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规范金融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二、主题部分
(一)国外关于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西方国家关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历史十分悠久,经历了两个阶段,并相应地形成了两个学派:一是西方股利理论产生与形成阶段,在该阶段出现了传统学派,形成了“一鸟在手理论、MM股利无关论等理论:二是不断完善阶段,在该阶段出现了现代学派,形成了追随者效应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理论等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其中,MM理论、“在手之鸟”理论和股利的税收效应理论是西方古典学派的三个分支,而股权结构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股利的信号传递理论则是现代学派的主要理论,也是古典理论的延伸与发展。
讨论了西方国家的股利政策发展史,接下来介绍具体西方国家的股利政策特点。以美国等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国家,股利政策的主要特点是: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比较高、股利支付次数多、股利政策比较稳定、股利支付形式也灵活多样。股利政策作为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日本等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国家中,股利政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现金股利支付普遍较低、股利支付形式单一,股利政策在降低代理成本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信号传递效应也较弱。
费兰克?伊斯特布鲁克(1984)指出,“两个代理成本”的含义是监督经理的成本和经理的风险厌恶态度。在股权广泛分散的前提下, 如果全体股东人人进行监督, 社会资源会严重浪费; 如果由其中一位股东进行监督, 监督活动就具有公共品特征, 人人都有搭他人便车的动机, 监督人的收益远远小于社会收益, 而监督成本却由他一人承担。在这种情况下, 也没有人会监督管理阶层。在股权广泛分散的前提下, 每个投资者持有的股票种类也是广泛分散的。因而, 他们所关心的只是那部分无法通过分散化操作分散掉的风险??市场风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