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ppt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 播 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
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孕育于20世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下半叶。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引进传播学的研究。
传播学是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从方法到理论,传播学都大量借鉴了其他学科的内容。具体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语言学、新闻学以及“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是各种知识融合,多门学科汇合交叉的结果。
一、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一)、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二)、心理学家卢因
(三)、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四)、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 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1、生平
2、著作
3、主要贡献:“5W”模式
著作:
《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 1935年
《宣传、传播和舆论》 1946年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948年
《宣传与传播世界史》 1979年
“5W”模式及对其的评价
评价:第一、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要素。
第二、从外部功能上,概括了传播活动的作用。
★心理学家卢因
1、生平
2、主要贡献:“守门人”理论
评价:“守门行为”和“守门人”的概念是勒温对传播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它成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重要理论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1、生平
2、主要贡献:态度研究
①《大众传播实验》
②《传播与劝服》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1、 生平
2、主要贡献:“两级传播”理论
二、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 (Wilbure·Schramn 1907-1987)
1、生平
2、主要贡献
著 作:
1949年 《大众传播》 被视为传播学的第一部权威性教科书,标志着传播学的正式诞生。
1954年 《大众传播的过程与效果》
1956年 《报刊的四种理论》 新闻与传播方面的经典之作,探讨了集权式、自由式、社会责任式、共产主义式四种新闻传播模式。
1957年 《大众传播的责任》
1964年 《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
1973年 《传播学手册》、《人·讯息与媒介:人类传播概论》 代表作,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已初步形成,奠定了他作为传播学集大成的学术地位。
其他贡献:
A、主持出版了申农的《通信的数学理论》,为信息论的确立做出突出贡献;
B、先后创办 一系列传播研究所,培养了一批传播学研究生,带动了研究传播学的热潮。
★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最大功绩在于“集大成”,就是对许多与传播研究有关的学科和理论进行整理,提炼与综合,构划出了传播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一、传播学的定义
Communicology 或 Communication Science
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传播学是一门探索和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是传播研究者在最近几十年对人类传播现象和传播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机整合而发展成的知识体系。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把传播学看作一个系统
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
三、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2、互动性
3、开放性
4、综合性
5、发展性
第 二 章 传 播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
一、传播概念的发展
在我国, “传播”这个词主要用于表达某种事物(可以指消息、意识等精神内容,也可以指疾病等物质性内容)的“传播”。
在国外,“传播”这个词语,即communication源于拉丁语communicatio和communis,含义包括“通信”、“会话”、“交流”、“交往”、“交通”、“参与”等等。现在主要指人类传递或交流消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将“传播”一词作为理论语言开始使用源于本世纪初。众多传播学家从各个角度都对“传播”一词进行界定,总结这些对“传播”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们大致分为五类:
1、“共享”说——认为“传播”是传、受双方对信息的共享,对符号的共有性和共享性。
2、“影响”说(或劝服说)——认为传播史传播者有意识的影响他人的劝服行为,定义强调了传播者传递信息的目的性和影响性。
3、“反应”说(或刺激说)——强调了传播的广泛性和受众反应的必然性。
4、“互动”说——强调传、受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5、“过程”说——强调信息由传播者经媒介流向受传者这一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传播的定义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