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物理学科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实践.doc

发布:2017-06-06约1.7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物理学科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   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居于主动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一、概念辨析 (1)情境创设。教学意义上的情境不是简单的情景,而是形象化的、能够辅助教师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模糊概念清晰化的环境。情境创设是指利用具体的场所、景象、境况等,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和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和新知关系和矛盾的师生互动关系平台 (2)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学习有组织合作、联系紧密、灵活机动的特点,其主要合作内容有:学习合作、人力合作、智力合作、信息合作 二、初中物理教学与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模式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使用最广泛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学专家曾经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情境教学法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将10克盐摆在你的面前,让你咽下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把这10克盐放在一碗美味的汤里,你在喝汤的同时,10克盐也融入了你的体内”。情境创设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是汤对于盐。只有把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们才能把知识“咽下”、“吸收”。简单的说,情境教学就是把书本上抽象难懂的理论融入到鲜活的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中体会书本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物理是一门物质及物质运动规律的现代科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研究对象和科学理论都源于自然,只有在充分观察和了解自然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物理学结论。物理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声、电、光、磁等现象。也就是说,生活中有物理,物理中有生活。因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加强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初中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可能十分全面,往往是以表面现象为主,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对于颇为抽象的物理知识而言,教师单纯的讲解和枯燥的课堂演示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来辅助教学,找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并将其引入到问题情境创设中来。这种“原型”模式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蕴含在其中的物理原理及规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四、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实验分析 (一)实验效果分析 在学校随机选取两个班级进行物理教学试验,两个班级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个体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个班级引入运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另个班级采用普通教学模式,试验周期为一个学期,考核方法为成绩测试,测试包括理论测试、实验测试与创新测试三部分。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实验班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尤其是在物理兴趣、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关注与分析、对物理原理的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班,说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教学效果。其原因可归结于两个方面,其一,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步入了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二)实践研究反思 通过以上实验分析,我们应该对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设计与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保护和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情境创设教学法作为一项有效教学方法,与初中物理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情境创设内涵的研究,并明确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实验情境的创设,与合作学习等其他方法相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