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8课人工智能的算法 《读你所AI——基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图书推荐》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docx
第二单元第8课人工智能的算法《读你所AI——基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图书推荐》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推荐算法,通过《读你所AI——基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图书推荐》这一案例,使学生掌握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结合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课程内容,本节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关注个性化推荐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敏感度。
2.计算思维:使学生理解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基本原理,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个性化推荐算法进行图书推荐的能力,提升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
4.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尝试设计简单的个性化推荐系统,激发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和编程实践。
解决办法:
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读你所AI——基于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图书推荐》案例,直观展示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其原理。
2.分步骤讲解算法的核心概念,如协同过滤、矩阵分解等,降低理解难度。
3.提供简化的编程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逐步掌握算法的实现。
4.设置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环节,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5.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针对性地解答他们在理解和应用过程中的困惑。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手一本《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个性化推荐算法的相关资料,包括案例文档、教学视频。
3.实验器材:计算机设备,安装有编程环境,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4.教室布置:设置多媒体展示区,便于播放教学视频;规划学生实验操作区,确保学生分组合作顺利进行。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读你所AI》案例文档和配套视频,要求学生预习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基本原理。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个性化推荐算法是如何工作的?”和“你能想到哪些应用场景?”等,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完成预习。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自主阅读资料,初步理解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在线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和在线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进度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个性化推荐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原理,结合《读你所AI》案例进行说明。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个性化推荐算法的优缺点。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细节。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共同分析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讲解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原理和实现。
实践活动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与个性化推荐算法相关的编程作业,让学生尝试实现简单的推荐系统。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供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提供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编程作业,实践个性化推荐算法。
拓展学习:利用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学习推荐系统的知识。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和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自我提升。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理解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原理和实现,通过上述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将能够掌握这一核心内容。
知识点梳理
一、人工智能概述
1.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由人类创造的机器或软件,它们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如视觉识别、语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