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建设造价控制和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工程建设造价控制和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即体现在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 控制 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所花费(指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它是一种动态投资。它的运动受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和商品供求规律的支配。因此在建设工程造价计算中我们要运用决策理论、会计学、经济学等理论评定报价策略,经过从行政上、技术上和商务上进行全面鉴别、比较以后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即体现在对工程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实施中可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造价控制。
1 项目前期,准确定位、科学决策、避免盲目投资
一个项目若前期出现决策失误,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因此要有个合理的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是一个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主要造价文件,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对于项目的决策及成败十分重要,应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做出科学编制的投资估算。
2 控制设计质量,严把设计关
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在做出投资决策后,设计又成为关键。据专家分析: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影响分别达75%~95%、35%~75%、5%~3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优化组织施工设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所以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也在于设计。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5%以上。因此,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3 准确编制标底预算,严格公正评定标
严格编标预算管理的目的,在于力求工程编标预算准确,合同造价科学合理。在决定工程造价高低的因素中,合同造价是最重要的一环,为达到合同造价的准确合理,预算编标中应把住以下几个关口。
3.1 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
3.2 编标人员要持证上岗,并专门从事相关专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土建、装饰、安装编标人员积极配合、相互沟通,避免专业间的脱节。
标底预算编制人员要全过程参与图纸会审,提前熟悉图纸,同各专业人员一道审定答疑会议纪要并下发各投标单位,使之对图纸形成共识,更加公正公平地参与工程编标、投标,防止施工和决算过程中,甲乙方相互扯皮现象的发生。
3.3 坚持严格的评标制度及评标程序。审查标底时要重点做到四审到四防:审查工程量,防止多算错算;审查分项工程内容,防止重复计算;审查分项工程单价,防止错算错套;审查取费费率,防止高取多算。要坚持严格的评标制度,通过修订标底造价,确定招标合同价。
4 抓好甲供设备、材料投资管理
甲供设备、材料投资也是左右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程建设中,甲供设备、材料必须坚持以大渠道供货为主,市场自行采购为辅。在自行采购时,由主管工程的机关、工程指挥部共同参与,坚持三人同行、货比三家,力求质优价廉,大型的设备订货可采取招标方式,在签订的合同中要明确质量等级和双方责任义务,设备材料进场后如有质量问题,现场施工代表及施工单位有权拒收,以达到保证供货质量、节省设备材料投资的目的。
5 做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在工程施工阶段,除传统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强化现场管理外,一是要合理控制工程变更。
5.1 工程建设严格按投资计划执行,严禁擅自提高建设标准,严禁计划外开工项目。如有些对原设计影响很小的修改项目,只需经甲、乙双方确认就可执行,对某些有可能引起造价较大的变更,如设计不适合使用要求,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及装修标准有大的变动的,需要召开建设方、承建方和设计方三家参加联席会议,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论证商定,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文字纪要备案。
5.2 严格设计变更签证审批程序。一般性变更由甲方现场代表起草,交施工负责人及工程指挥部领导审批,大项的变更,应先做概算,报主管首长批准后实施。同时要注重变更的合理性,对于不必要的变更坚决不予通过,对于某些不合理或保守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
5.3 加强对设计变更工程量及内容的审核监督。对于变更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