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docx
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1)”这一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通过实例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小学数学向初中数学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熟悉四则运算、简单几何图形等知识,但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应用还较为陌生。
2.能力方面: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仍需提高。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有效的解决策略。
3.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在课堂讨论和合作探究活动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依赖性强、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存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通过实例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特别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直观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场景。
3.实验器材:根据需要,准备相关实物或模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包括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设置实验操作台,为实验活动做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解决数量关系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回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找零、行程问题等。
-展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5元,他想要买一本书,书的价格是8元,他还需要多少钱?”
-引出方程的概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个关系,这就是方程。”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这类问题。”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展示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通过板书和多媒体资源进行讲解。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例如:“一个数加上4等于10,求这个数。”
-引导学生分析方程的结构,包括未知数、系数和常数项。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
-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练习如何解一元一次方程。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题目难度逐步提升。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展示,并讲解解题思路。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解决彼此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正确解方程。”
-强调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本练习题和拓展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作业内容涵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旨在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质量,鼓励他们积极思考,遇到困难时可以互相帮助。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例: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储蓄利息计算、商品折扣计算、工程量计算等,这些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历史资料: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思维游戏:设计一些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数学思维游戏,如数独、逻辑推理等,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数学思维的书籍,如《数学之美》、《数学思维训练》等,帮助学生拓展数学视野。
-参加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数学竞赛,通过竞赛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