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三、四单元知识要点全.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复习要点第三四单元课内知识点1、《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 、 、 和 等方面的知识。2、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3、须鲸主要吃 和 。须鲸的水柱是: 齿鲸主要吃 和 。齿鲸的水柱是: 。4、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 、 、 及 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5、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这段话主要讲了鲸的 。我们通过“在很远的古代”“ ”“ ”等词语理解进化过程的漫长。6、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A、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 ,将 比喻成“ ”。B、这样写的好处: 。7、《松鼠》介绍了 、 和 ,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 之情。8、它们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这段话从 、 、 、 、 这几个方面具体描写了松鼠漂亮的外形。在写尾巴时,先写其 ,把它比作“ ”,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 ,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9、《松鼠》的作者 国 。在他笔下鸽子夫妇 、大象 、松鼠 。他的主要作品《 》10、《新型玻璃》课文紧扣一个“新”字,分别介绍了 、 、 、 、 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他们的作用。11、变色玻璃的特点: ,他的作用是: 。吸热玻璃的特点: ,作用是 。12、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A、“安然无恙”是 。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不会伤人。B、“藕断丝连”原是 。本文是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不会四处飞溅伤人。C、 、 词语生动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13、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A、文中把 比作“自动窗帘”,生动形象,比喻句用得恰如其分。B、这句话具体介绍了变色玻璃的作用:阳光强,玻璃颜色就 ,室内光线也就 ;阳光弱,玻璃颜色就 ,室内光线也就 。所以说变色玻璃能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14、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这段话讲了两层意思:一是 ,作者用“ ”一词指出新型玻璃并不是无法实现的奇迹,它们已经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二是 ,作者又用“ ”一词启示人们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15、《假如没有灰尘》作者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 16、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古往今来”是指 。“勿”是 。这句话的意思: 。17、《钓鱼的启示》给我们的启示是: 。18、《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我们的启示是: 。19、《落花生》一文 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 ,揭示了学习花生 、 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 。20、《珍珠鸟》这课告诉我们: 。2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诱惑人的“鱼”指: 。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诱惑人的“鱼”呢? 。2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是”: ;“非”: 。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是错误的; 就是正确的。 。23、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 的心情。而之后“我”却“垂头丧气”,那是因为 。最后“我”是这样解决问题的: 。24、父亲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这段话中的第一条“路”是指 ;后面两个“路”是指 。25、《落花生》全文按 的顺序写了 、 、 、 ,其中详写了 ,通过议花生,父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26、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