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九、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6学时).doc

发布:2017-08-30约2.7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九、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目的】 本文档由【中文word文档库】提供,转载分发敬请保留本信息;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范文、教育、学习、政策、报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 1.用电导率仪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进程中的电导率。 2.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并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 3.学会使用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 【预习要求】 1.了解电导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原理。 2.如何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及如何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3.了解电导率仪和恒温水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个二级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当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起始浓度相同时,如均为a,则反应速率表示为 (1) 式中,x为时间t时反应物消耗掉的浓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将上式积分得 (2) 起始浓度a为已知,因此只要由实验测得不同时间t时的x值,以 对t作图,应得一直线,从直线的斜率m(=ak)便可求出k值。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中,参加导电的离子有OH-、Na+和CH3COO-,由于反应体系是很稀的水溶液,可认为CH3COONa是全部电离的,因此,反应前后Na+的浓度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仅仅是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因此可用电导率仪测量皂化反应进程中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从而达到跟踪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目的。 令G0为t=0时溶液的电导,Gt为时间t时混合溶液的电导,G∞为t=∞(反应完毕)时溶液的电导。则稀溶液中,电导值的减少量与CH3COO-浓度成正比,设K为比例常数,则 由此可得 所以(2)式中的a-x和x可以用溶液相应的电导表示,将其代入(2)式得: 重新排列得: (3) 因此,只要测不同时间溶液的电导值Gt和起始溶液的电导值G0,然后以Gt对 作图应得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 ,由此便求出某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值。由电导与电导率κ的关系式:G=κ 代入(3)式得: (4)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时间溶液的电导率κt和起始溶液的电导率κ0,以κt对 作图,也得一直线,从直线的斜率也可求出反应速率数k值。如果知道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T2)和k(T1),根据Arrhenius公式,可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和反应半衰期。 (5) 【仪器和药品】 1.仪器 电导率仪(附DJS-1型铂黑电极)1台;电导池1只;恒温水浴1套;停表1只;移液管(50mL)3只;移液管(1mL)1只;容量瓶(250mL)1个;磨口三角瓶(200mL)5个。 2.药品 NaOH水溶液(0.0200mol·dm-3);乙酸乙酯(A.R.);电导水。 【实验步骤】 1.配制溶液 配制与NaOH准确浓度(约0.0200mol·dm-3)相等的乙酸乙酯溶液。其方法是:找出室温下乙酸乙酯的密度,进而计算出配制250mL0.0200mol·dm-3(与NaOH准确浓度相同)的乙酸乙酯水溶液所需的乙酸乙酯的毫升数V,然后用lmL移液管吸取VmL乙酸乙酯注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即为0.0200mol·dm-3的乙酸乙酯水溶液。 2.调节恒温槽 将恒温槽的温度调至(25.0±0.1)℃[或(30.0±0.1)℃],恒温槽的使用见第Ⅱ部分第一章温度测量与控制。 3.调节电导率仪 电导率仪的使用见第Ⅱ部分第四章电学测量技术与仪器。 4.溶液起始电导率κ0的测定 在干燥的200mL磨口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加入50mL0.0200mol·dm-3的NaOH溶液和同 数量的电导水,混合均匀后,倒出少量溶液洗涤电导池和电极,然后将剩余溶液倒入电导池 (盖过电极上沿约2cm),恒温约15min,并轻轻摇动数次,然后将电极插入溶液,测定溶液电导率,直至不变为止,此数值即为κ0。 5.反应时电导率κt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50mL0.0200mol·dm-3的CH3COOC2H5,加入干燥的200mL磨口三角瓶中,用另一只移液管取50mL0.0200mol·dm-3的NaOH,加入另一干燥的200mL磨口三角瓶中。将两个三角瓶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5min,并摇动数次。同时,将电导池从恒温槽中取出,弃去上次溶液,用电导水洗净。将温好的NaOH溶液迅速倒入盛有CH3COOC2H5的三角瓶中,同时开动停表,作为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