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七果蝇的杂交试验.ppt

发布:2017-08-30约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七 果蝇的杂交试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 进一步理解和验证伴性遗传和分离、连锁交换定律; 学习并掌握基因定位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W)对白眼(w)为完全显性。当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无论雌雄均为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但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红眼:白眼=1:1;反交时F1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F2中红眼:白眼=1:1,雌蝇和雄蝇中的红眼与白眼的比例均为1:1。 正常翅(Sn3)对小翅(sn3)为显性,正常刚毛(M)对焦刚毛(m)为显性,与红眼(W)和白眼(w)一样,均位于(X)染色体上。利用三点测交的方法只需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就能同时确定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顺序和基因的相对距离,绘出连锁图。 让白眼小翅焦刚毛♀蝇与野生型♂蝇杂交,F1雌蝇是三杂合体:表型为野生型。F1♂蝇是白眼焦刚毛小翅。F1代的雌雄蝇互交实际上相当于三杂合体雌蝇与三隐性雄蝇的测交。通过对互交后代中各种表型比例的分析,就可进行w、sn3和m等基因的定位。 三、实验材料 野生型雄蝇、雌蝇、白眼焦刚毛小翅雌雄蝇。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器具:放大镜、显微镜、麻醉瓶、白瓷板、毛笔、记录本。 2.药品:乙醚、酒精棉球、培养基。 五、实验步骤 1.选处女蝇 选白眼焦刚毛小翅处女蝇5~10只,同时选野生型处女蝇5~10只。 方法:将野生型和白眼焦刚毛小翅果蝇培养瓶内的成蝇全部赶去,12小时内将重新孵化出的雌雄果蝇分开,即可得所需处女蝇和雄蝇。 2.杂交 将白眼焦刚毛小翅处女蝇麻醉,并挑取野生型♂蝇5~10只麻醉后放入培养瓶,此杂交组合可用作伴性遗传和基因定位的观察统计。 将野生型处女蝇5~10只麻醉,同时将同样数量的白眼焦刚毛小翅雄蝇麻醉,放入培养瓶,此组合用于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实验的反交。 贴好标签。注明杂交组合和日期,学生姓名。接种一天后检查成活情况,死亡应及时补充。 3. 25℃条件下培养 7~8天后,赶去亲本蝇。 4.观察F1 11~13天后,F1代羽化,用放大镜对正交组合的F1进行观察,看F1雌蝇是否为野生型,雄蝇是否全为三隐性,若不是,表明处女蝇是非处女蝇,实验失败。 5.F1互交 正、反交各选5~10对F1雌雄蝇麻醉,转入新的培养瓶,贴好标签。 6.放飞F1 7~8天后赶去F1。 7.观察F2 11~13天后,F2羽化,将其麻醉后于白瓷板上用放大镜观察,或用解剖镜、显微镜观察各种表型的果蝇并统计数目,每隔2天观察一次,连续3~4次,统计总数约200~300只。统计后的果蝇倒入死蝇盛留器中。 六、实验结果 1.分离定律:只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并对观察结果进行遗传分析。 2.伴性遗传:只观察一对相对性状(如红眼和白眼)伴随性别的遗传情况,并填表。 基因定位:同时观察三对相对性状,但只用正交组合的F2代数据,并将观察结果填表。 七、作业及思考题 1.分析和解释分离规律的实验结果。 2.分析和解释伴性遗传的实验结果。 3.计算X染色体上三个基因之间的重组值,确定它们的位置,作出连锁图。 4.写出实验报告。 5.你在实验中有什么新的发现?如何进行解释?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