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2-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加深理解直线度误差的含义
2.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及数据处理
二、实验内容
用水平仪按节距法测量导轨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三、计量器具及测量原理
为了控制机床、仪器导轨或其他窄而长平面的直线度误差,常在给定平面(垂直平面、水平平面)内进行检测。常用的计时器具有框式水平仪、合像水平仪、电子水平仪和自准直仪等。使用这类器具的共同特点是测定微小角度的变化。由于被测表面存在直线度误差,当计量器具置于不同的被测部位时,其倾斜角度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节距(相邻两测点的距离)一经确定,这个变化的微小角度与被测相邻两点的高低差就有确切的对应关系。通过对逐个节距的测量,得出变化的角度,用作图或计算,即可求出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值。由于合像水平仪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大、测量效率高、价格便宜、携带方便等优点,因此在检测工作中得到了广泛了应用。
图2-1 合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1、仪器结构:合像水平仪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微动螺杆、螺母、度盘、水准器、棱镜、放大镜、杠杆以及具有平面和V形工作面的底等组成。?主要技术指标:分度值: 0.01mm/m 最大测量范围: ±5mm/m工作面长度:165毫米示值误差:±1毫米/米范围内: ±0.01mm/m?h=i?L?α
式中i—合像水平仪的分度值 (0.01mm/m)
L—桥板节距
α—角度读数值(用格数来计数)如此逐点测量,就可得到相应的αi值,后面将用实例来阐述直线度误差的评定方法。
四、实验步骤
1、量出零件被测表面总长,将总长分为若干等分段确定每一段的长度(距)L,并按L调整可调桥板两圆柱的中心距。2、将合像水平仪放于桥板上,然后将桥板从首点依次放在各位置上进行测量。到终点后,自终点再进行一次回测,回测时桥板不能调头,同一测点两次读过的平均值为该点的测量数据。如某测点两次读数相差较大,说明测量情况不正常,应查明原因并加以消除后重测。测量时要注意每次移动桥板都要将后支点放在原来前支点处(桥板首尾衔接),测量过程中不允许移动水平仪与桥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把测得的值依次填入实验报告中,并用按最小条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数据处理1、为了作图方便,将各测点的读数平均值同减一个数而得出相对差。2、根据各测点的相对差,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时不要漏掉首点(零点),且后一点的坐标位置是在前一点标位置的基础上累加。用直线依次连接各点,得出误差折线。3、两条平行直线包容误差折线,其中一条直线必须与误差折线两个最高(或最低)点相切,在两切点之间有一个最低(或最高)点与另一条平行线相切。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就是最小包容区域。两平行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即为被测表面的直线度误差值(角度格值)。4、差值按下式折算成线性值,并按国家标准GB1184-1996确定被测表面直线度的公差等级。?△f =i?L?△a式中:—合像水平仪的分度值????? L—桥板跨距????? a一被测件的直线度误差值(格)???? 例:用合象水平仪测量一长平面的直线度误差,仪器的分度值为0.01mm,选用的桥板节距L=200mm,测量直线度的记录数据见下表。若被测面的直线度公差为5级,试用作图法评定该的直线度误差是否合格。 解:数据处理的步骤如下:?⑴先将各点的顺测值与回测值取平均简化测量数据:。测 量 数 据 测点序号i 0 1 2 3 4 5 仪器 读数 ai 顺测 — 273 278 285 283 270 回测 — 275 280 287 285 272 平均 — 274 279 286 284 271 相对差ai 0 0 +5 +12 +10 -3 坐标值yi 0 0 +5 +7 +27 +24 ⑶将相对差中的各点读数格值在直角坐标系中逐一累加描点(如图)。求最小包容区:先过0点和第4点作一直线,再过第点作一平行线。则两条平行线在纵坐标上的距7格,即为该被测件的直线度误差值(格值)。求直线度误差的线值:? f=0.01×200×9.6=19.2 (μm)
⑹按GB1184-1996,直线度5级公差值为25μm。其测量出的误差值小于公差值,所以被测零件直线度误差合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