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 主题公园,既具有一般旅游业发展的普遍特点,又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主题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程度和人口规模 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高投入和娱乐性决定了它需要积聚人气,需要足够的客流量,这就决定了它对所在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人口规模和密度有较高的要求。人口规模和密度与地区城市化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通常形成较大规模的人口分布,成为主题公园最具开发价值的游客市场。因此,主题公园选址要求在经济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以保证有良好的客源市场条件。 2.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距离 距离可分为客观距离和感知距离,对旅游点的吸引力真正起削弱作用的是感知距离而不是客观距离。客观距离以里程来衡量,感知距离则以克服客观距离所消耗得时间、资金和精力等来衡量;感知距离指往返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客观距离是感知距离的基础,感知距离还受交通便利程度的影响。因此主题公园选址需要充分考虑园址所在地区的交通条件,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不仅增强了旅游竞争力,还可以不断拓展客源市场。因此主题公园宜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城市周边或具有健全的公共立体交通系统连接的郊区。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从投资能力和消费水平两方面影响主题公园的发展。主题公园是一项高投入、高消费的产业,巨大的投资额需要强大的资本市场为依托;旺盛的消费能力需要强劲的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产生的强大的客源市场做支撑。 4.区域旅游业发展状况 区域旅游业发展状况从两个方面影响主题公园的发展。首先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进入某个区域进行游览的游客数量,而这部分游客将极有可能成为新建主题公园的重要客源。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良好的区域,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质量比较高,旅游配套设施较为完善,而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是游客生活的必需,同时又是投资人所看重的先决条件。 5.政府的宏观政策 主题公园是一种资本密集型的旅游项目。早期主题公园的开发,是纯粹个人或企业的自主行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主题公园日益大型化,投资金额日益攀升,个体的投资行为越来越艰难,政府的扶植作用日益凸现。与普通旅游业发展状况不同,国家或地区政府对主题公园的政策支持重点并非在税收和贷款利率上的倾斜,更重要的表现在融资和地价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另外,政府对主题公园产业兴趣和意愿,对园区建设的规划布局引导也尤为重要。 6.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状态 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状态也是主题公园选址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状态给主题公园建设带来竞争与集聚双向动态的影响。一方面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或主题公园相互聚集,将形成区域规模优势,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将大大增强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的集聚使客流量增加的同时,游客的选择机会也随之增加,可能产生游客分流现象,特别是主题相近的主题公园。一般来讲,知名度大、地位高、特色鲜明的主题公园可能抑制知名度小、地位低、特色不够的主题公园。一般来说,旅游景点空间积聚的正面作用大于反面作用,主题公园宜同其他旅游景点集聚布局。 (三)主题公园布局导向模式 传统旅游资源具有空间上的不可移动性,不存在资源布局的区位问题;主题公园是人工建造的旅游吸引物,不具备垄断性,因此,市场、交通、环境和旅游产品质量因素就在主题公园的开发选址中起了主导作用。主题公园的布局导向模式常见有下列几种: 1.市场导向模式 主题公园客源市场的特点是:一级客源市场是支撑市场,二级客源市场属于有开拓潜力的基本市场,三级客源市场则是机会市场。一级客源是主题公园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主题公园的选址必须保证一级客源市场的规模,二、三级客源市场的发展潜力与数量;同时还必须兼顾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水平。因此,主题公园的理想位置是建造于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交通导向模式 对于主题公园而言,客源市场的非均质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交通条件是重要的一种。交通线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旅游行为决策,导致交通枢纽城市的吸引半径要比交通不便的城市大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主题公园宜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另外,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主题公园的位置选择应该保证距离城市中心区不超过50公里,或距城市交通主干道在45分钟车程内。 3.环境导向模式 这里的“环境”指的是主题公园所处的经营环境,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主题公园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二是指主题公园所在区域的社会背景环境。从第一个层面来看,主题公园应该尽可能选址于自然坏境优美的地区,并且要十分注重和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从第二个层面来看,背景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