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铝轮毂锻造工艺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9-11-13约1.17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铝轮毂锻造工艺 ;轮毂的 故事;; 汽车的轮毂最开始是继承马车的轮毂而来。 1886年,世界上生产出的第一个轮毂是由钢材制成。 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将钢制辐条与铝质轧制轮辋相结合的车轮装载气车上,为铝合金车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战后,铝合金轮毂开始在普通汽车上得到应用。 1958年,出现了整体铸造的铝合金轮毂,此后不久又有了锻造的铝合金轮毂。 此后,便是钢轮毂和铝合金轮毂并驱的时代。;关 于 材料;1,钢质轮毂;2,合金轮毂;2)铝合金轮毂一般用6061 铝合金,A365.2铝合金。;3)A356.2合金锭 a) 性能与特点: 具有流动性好,无热裂倾向,线收缩小,气密性好等良好的铸造性能,比重小,耐蚀性良好,易气焊,随铸件壁厚增加强度降低的程度小,铸态下使用,变质后机械性能提高。 铸锭断口致密,无熔渣和非金属夹杂物。;;外圆表面;2,功能;3,审美;结构决定造型,结构决定受力,轮毂受力主要在轮辐上 ;;1)轮毂技术要求:孔与外圆一般具有较高的同轴度要求;端面与孔轴线的垂直度要求;内孔表面本身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外圆表面本身的尺寸、形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等。 ;外圆表面;锻造;1)进料与切料: 铝棒材质为6061,将铝棒切割成锻造轮毂所需的大小。 ?;2)锻压成胚: 以超过8000吨的锻压机 将预热的铝材,以锻压方式,锻压成毛胚(保留加工余量)。;1)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改善合金的切削性能;消除内应力;稳定铸件的尺寸和组织,改善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2)本工序控制要点:退火时间和温度(60-85℃,3min)。;1)数控机床加工工序划分的特点为: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刀具集中 。 2)加工顺序: 按由内到外、又粗到精、由近到远的原则确定。毛坯——孔加工粗加工——孔半精加工——孔精加工——外圆面加工——外圆面半精加工——阶梯面粗加工——阶梯面半精加工——内圆加工——退刀面加工——不规则孔加工——型孔加工——气门孔加工——去毛刺——零件最终热处理——清洗——终检 重点控制项目:中心孔直径、PCD位置度、端??跳、动平衡。 ;? 工序号;;? 10 ;2)锻造轮轮毂装夹固定 镗床加工中心孔 (少量多次进刀) 以中心孔装夹定位 车床加工曲面、垂直面(粗加工,半精加工) 铣床加工型孔、装饰孔、气门孔 休整边缘,直刻出设计尺寸。;3)中心孔加工:按设计钻孔,如PCD 5*120,CB 72.50等等。先钻后车,以产品中心孔定位,车削转速至少2500r/min(粗糙度);4)表面处理;5)检查;铝合金车轮涂装的目的: 首先是提高车轮的运行可靠性和耐久性;其次是提高它的外观装饰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