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及理论》平台课程群创新考核模式探索与实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设计及理论》平台课程群创新考核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由于扩招等因素,加之体制改革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大多超负荷工作,无暇过多思考和实施教学改革。本文立足于《机械设计及理论》平台课程群,对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考试进行改革尝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可以借鉴的考核模式,从而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考试模式 考核系统
大学教育是个复杂系统,必须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来对待,不能把它看作简单知识的累加。国内教育专家早已认识到现今考试制度在高等教育中的瓶颈作用,一直在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核系统,使高等教育得以保持应有的生命力,增加社会对目前高等教育的认可程度。为了适应复杂性知识和高级学习的需要,必须重新厘定大学考试的目的,实现由考察知识向考察能力的转变,使考试成为教学系统中的一项有效活动;同时着力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考试成为学生自组织学习系统中的积极要素。大学考试不能再以考察书本上的静态知识为目的,而应指向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综合能力;不应再简单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而应当考察当学生遭遇到社会生活中的复杂困难的问题时,他们能否科学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分析评估这些问题,并有意识地和创造性地应用学过的知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符合高级学习的规律,才能促进大学生应有的发展,也才能适应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评分的标准主要不应该是学生对书本知识记忆的准确度,而应该是学生的表达是否清晰流畅,对问题的思考是否全面、深刻和辨证。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能否创造性地综合和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等等。否则大学教育将丧失其应有的生命力,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会逐渐下降,科教兴国将变成空谈。鉴于此,大学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考试是大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的考试存在严重弊端,早已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考试制度已成为制约大学教学质量的瓶颈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目的模糊,功能丧失
教学评价分为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当前大学的考试应归属于总结性评价,其目的是评定并证明学生的总体学业成绩,然而,大学生已经通过了竞争激烈的高考,除了评定奖学金外,总结性评价证明学业成绩的功能已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大学考试变成了无目的的习惯性教学程序,实际上已没有意义。
(二)考试的形式单一,并且不科学
现行的大学考试以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为主要目的,而不是对学生记忆、理解、分析、应用以至表达、交往、创新情感等综合能力的考察。在形式上,主要采用闭卷笔试和开卷笔试的方式,试题中客观题占较大比重。这样的形式虽然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但却蕴含着致命的缺陷,容易误导学生死背书,强化了他们的接受――复制性的思维方式,因此,现行的考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三)考试的主体错位,工具色彩浓厚
高校的教学效果如何,应由就业市场来检验,用人部门理应对高校的教学和考试提出建议。可是,在当前的制度设计中,用人单位既没有兴趣也没有适当的通道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实际上,他们在录用新员工时并不太在意大学生在校时的考试成绩,大学的教学评价不重视社会需要,闭门造车,这是现在大学考试制度的致命缺陷之一。
鉴于以上三方面原因,高等教育考核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关于考试制度改革,国内如安徽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等诸多高校都进行了尝试。安徽农业大学教务处的黄德智老师就提出:“有什么样的考试就有什么样的学习,如果考试目的不明确,就会出现好多弊端”;“高校中部分课程还存在‘上课念讲稿、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对于这种封闭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考试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除了学生自身原因外,考试内容和方法不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为实现本科综合性教育的目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改革了考试形式,加强了综合考核和实证考核。例如,大学校方反对对学生进行机械的知识测量,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体验形式的学习。在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组织建议,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应该贯穿本科生的全部教育实践中,学校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提供学生亲身体验,教师亲自指导的学习机会。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扩展、加深、整合学生本科学习阶段的经验,发展学生在未来的研究和专业工作中必需的分析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性。
有位美国老师曾这样说过: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到哪里寻找所需要的比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但是,如果死记硬背,那就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综上所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高等学校考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