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围手术期的基本药物治疗PPT.ppt

发布:2018-01-24约1.36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围手术期的基本药物治疗;;外科用药现状;不合理用药的后果及危害 ;什么是合理用药;新版基本药品目录;手术治疗 VS 药物治疗;围手术期的概念;;主要内容;1.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外科医生的困惑;*;*; ;口咽部手术;预防用药指征:III类切口;预防用药选择;*;*;*;术后预防用药时间 ;短时间预防性应用的优点;预防用药易犯的错误;抗菌药物的局部预防应用; 2.促凝药与抗凝药 ;基本促凝药物;应用促凝药适应症;;促凝药应用的禁忌症;围手术期应用促凝药的原则;常用的抗凝药物;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形成病因;静脉瘀血;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估算;围手术期VTE的高发时间;普通外科手术; 更高危险患者:接受非大型手术而且年龄大于60岁或者有其他危险因素,以及对于接受大型手术而且年龄大于40岁或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我们推荐,低剂量普通肝素5000 U皮下注射,每日3次,或低分子量肝素≥3400 U,每天1次。 ? 对于有多种危险因素的高危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我们推荐,药物方法(如低剂量普通肝素5000 U,每天3次,或低分子量肝素≥3400 U/天)和弹力袜或间歇气囊压迫装置联合应用。 ? 请专科医生会诊处理!;药物预防的禁忌症 ; 3.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又名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酶(COX)而减少前列腺素类的生成作用的,因为前列腺素类是引起发热、炎症和疼痛的重要递质。 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出汗,使散热增加,从而产生退热作用。 NSAIDs尚有可因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而降低胃黏膜不受损伤的保护功能。与其主要副作用消化性溃疡有关。;;代表性药物;又名乙酰水杨酸,于1896年问世,是最为经典的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药物。 ①其解热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流感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痛、神经痛、牙痛、月经痛、术后伤口痛等各种轻、中度疼痛。 ②还具有确切的抗炎和抗风湿作用,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的首选治疗药,可使风湿病患者迅速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缓解,浆液膜的渗出反??被抑制。用于抗风湿必须使用足够的剂量。可与皮质激素合用治疗急性风湿热伴有心肌炎者。 ③本品还具有强大的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对于预防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栓塞疾病具有重要意义。;④口服大部分在小肠吸收,0.5—2小时达血药浓度高峰。在体内水解成水杨酸,可进入关节腔、脑脊液、胎盘。经肝药酶代谢,由肾脏排泄。 ⑤胃肠道反应 胃粘膜出血 凝血障碍 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哮喘) 水杨酸反应(头痛、眩晕、恶心、耳鸣、视物模糊、听力减退)。 ⑥出现水杨酸反应 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加速水杨酸盐由尿中排出。 【注意】有消化道溃疡及哮喘病史者,以及维生素k缺乏、血小板缺乏、血友病等患者,严禁使用阿司匹林。肝功能不良者慎用。孕妇及乳母应尽量避免使用。;手术与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 4.结语 ;结 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