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背部专业知识PPT课件.ppt

发布:2019-04-20约2.89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体雕目测法 (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2、肺区诊断 (1)拇指推肺区膀胱经,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 (2)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适,面部毛孔粗大。?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区诊断 (1)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 (2)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 4、肝区诊断 (1)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 5、脾区诊断 (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 (2)口腔溃疡,口周、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 (3)皮肤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黄腻,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 6、肾区诊断 (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水不足。 (2)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 (3)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 7、生殖区诊断 (1)生殖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血块,痛经。 (2)生殖区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 人为什么要做背部保养 背部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而且五脏六腑皆系于背部, 如心、肝、脾、肺、肾、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十二俞等穴位都集中在背部,这些经穴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按摩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气、促进气血运行、振奋阳气、活血通络、养心安神、平衡阴阳、调和五脏六腑的功能,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健康长寿的目的。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背部知识 命要活得长 全靠经络养 经络是养出来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一 了解背部 后背为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从颈下二寸开始,以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向下依次顺序为肺区、心区、肝区、脾区、肾区、排泄区、生殖区,共为七个反射区。 背部三焦是指什么?? 五脏:心、 肝、脾、肺、 肾。 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无形器官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 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 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 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 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 三焦的生理功能 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 上焦 上焦是主气,以心肺区为主管人体吐故纳新,心脏机能减退。 如不重视保养调理会引发心脏病,心脏衰竭等问题。 哮喘,喘气,肺活量低与肺部功能有关。 头痛,失眠,多梦与上焦有关。 上焦为压力区,大椎突起,肤色暗沉肌肉僵硬,长疹子、粉刺—睡眠差,面部循环不好,注意力不易集中,手臂酸麻 中焦 中焦主血,以肝,胆,脾,胃为主,具有解毒,清热,助消化吸收,不适会引起胃痛,胃病,斑点,面黄等问题 背部拱起,毛孔扩张,肤色偏白或暗沉——胸闷,呼吸浅,过敏性体质,抵 抗力不足,手臂处产生毛囊炎,体质偏酸,爱吃肉、辛辣刺激,不爱喝水。 消化区:脊椎凹陷,消化不好,肌肉僵硬紧绷。 肌肉凸起,酸性体质,青春痘,长斑、过敏体质,腹胀、胃溃疡 下焦 下焦主水,主管肾,子宫,卵巢,坐骨神经。 如不适会引起尿频,尿急。 肾水区:黑皮带,局部肌肉僵硬,排水功能不好,眼袋、浮肿。 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囊肿、水肿体质、骨盆腔僵硬 温度 手掌沿脊柱试背部的温度 冷—阴 热—阳 冷热不均匀说明血液循环不好, 阴和阳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 阳证 阴虚和阳虚 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肌肉 1、僵硬—阳 气血过度积聚在某个部位,不能顺畅流动,无弹性,疲惫,身体负担沉重,靠意志力支撑。 2、松软—阴 能量无法聚积—涣散,动作慢,脾气较好,做事无恒心。 颜色 1、黑—排毒功能不好,肾脏功能偏阳,脾气不好,具领导能力,睡眠不好。 2、白—肺功能不好,阳气不足,人际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