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培训(第2部分).doc

发布:2017-04-21约1.24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部分 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一、有关审核术语 二、有关审核的类型 三、内部审核的目的、对象、准则、范围、特点和频次 四、内部审核的程序 1、内部审核准备 2、现场审核 3、跟踪改进 五、内部审核员 有关审核的术语 1、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小型组织内,可以由与受审核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 注2: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那些对与GB/T19001或GB/T24001要求的符合性提供认证或注册的机构。 注3:当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结合审核”。 注4: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合作,共同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时,这种情况称为“联合审核”。 2、审核准则 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注:审核准则是用作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3、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 4、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 5、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6、审核委托方 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注:审核委托方可以是受审核方,也可以是依据法律法规或合同有权要求审核的任何其他组织。 7、受审核方 被审核的组织 8、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9、审核组 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需要时,由技术专家提供支持。 注1:指定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 注2:审核组可包括实习审核员。 10、技术专家 向审核组提供特定知识或技术的人员。 注1:特定知识或技术是指与受审核的组织、过程或活动,评议或文化有关的知识或技术。 注2:在审核组中,技术专家不作为审核员。 11、审核方案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注:审核方案包括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所必要的所有活动。 12、审核计划 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13、审核范围 审核的内容和界限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14、能力 经证实的个人素质以及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审核的分类 管理体系审核 内部审核 第一方审核 第二方审核 审核 产品(服务)审核 外部审核 第三方审核 内部审核 第一方审核 过程审核 外部审核 第二方审核 审核的频次 管理体系审核:每年至少一次两次审核间隔不超过计划12个月 产品审核:以产品批为单位进行 过程审核:一般每季度审核一次,一年不少于两次。 ●审核准则 标准 管理体系文件 适用的法律、法规 合同 ●审核范围 产品/服务范围 场所/部门 过程 ●审核对象 管理体系、过程、产品(服务) 审核特点 审核是一个评价过程,是对活动和 过程进行检查; 审核是确定满足准则的程度; 审核是一项正式的活动; 客观性、系统性、独立性是审核的核心原则 ●内部审核目的(第一方审核) 标准的要求 维持、完善、改进管理体系需要 满足顾客、相关方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第二方和(或)第三方审核前纠正不足 作为一种管理手段 ●第二方审核目的 选择评价合格供方, 确认合格供方的过程能力 促进合格供方的改进活动 与关键合格供方共享技术和资源 ●第三方审核目的 认证注册 减少第二方重复检查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条款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序号Q(质量)E(环境)O (职健安)体系要求 (要素)对应 条款体系要求(要素)对应 条款体系要求 (要素)对应 条款1总要求4.1总要求4.1总要求4.12文件要求4.2.1环境方针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3质量手册4.2.2环境因素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4文件控制4.2.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2法规和其它要求4.3.25记录控制4.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