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解析.ppt

发布:2017-01-21约2.37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1)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2)水土流失严重(3)人地矛盾尖锐(4)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 ) A (1)(2) B (2)(3) C (2)(4) D (1)(4) 4、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无关的是( ) A季风气候 B过渡性地理位置 C植树造林 D人口增长 5、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是:(1)地质地震灾害(2)水旱灾害和气象灾害(3)台风(4)水土流失、土壤侵蚀(5)酸雨( ) A(1)(2)(3)(4) B(1)(2)(4)(5) C(1)(2)(4) D(1)(4)(5) D C C A 6、黄土高原( ) A人地关系缓和 B农业历史悠久 C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D宜农荒地较多 7、黄土高原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煤炭 B铁矿 C有色金属 D稀有金属 8、有人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有赖于植被,而植被恢复的必要条件则是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的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B 此观点正确。理由是: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有赖于植被覆盖率的提高。植被恢复必须协调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的关系,人口太多,则耕地需求量大,滥垦、滥伐、过樵、过牧在所难免,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恶化,经济也难以发展。 A ①盲目开垦草原 ②人均耕地减少 ③地力减退 ④围湖造田 ⑤肥料短缺 ⑥灾害加重 ⑦生产条件恶化 ⑧毁林开荒 ③ ⑤ ⑧ ④ ① ⑥ ⑦ ②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话话难。 羊 肚 子 手 巾(呦) 三 道 道 (那个)蓝 咱们见(啦)面(那)容易 (哎呀)拉话话难 一个在山上(呦) (呦)三 道 道 蓝 咱们见面(那)容易 (哎呀)拉话话难 见 面 (那)容 易 (哎呀)拉话话难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太行山 日月山 40°N 34°N 110°E 105°E 115°E 1、位置: 2、范围: 北城南岭西日月, 东到太行跨七省; 形状像只小皮靴, 踢着日月踩秦岭。 3、涉及的省级行政区: 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 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一、黄土高原的概况 4、面积: 30万km2 (思考:黄土高原和黄土分布区是相同的概念吗?) 5、土壤: 6、地貌: 黄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27万km2 ,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有11万km2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二、水土流失的概况 黄土高原在240万年前形成时,每100年沉积1cm,黄土最厚处达40米。现在每年要流失表土层1cm以上,土壤流失速度比土壤形成速度快120—400倍。 根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吨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4000万吨。这就使黄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产力,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具体表现: 土层 变薄 流失 养分 质量 下降 降低 单产 入河 泥沙 河床 “ 地上悬河” 威胁人类 1、对耕地: 2、对河流: 3、对环境: 生态 恶化 灾害 加剧 淤高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具有过渡性 平原——山地高原 湿润——干旱 森林——草原 农业区——牧业区 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垂直节理发育。 典型的民居形式——窑洞 降水季节分配 ,降水多集中在 ,且多 。 夏季 不均 暴雨 轮荒耕作 A——迁移 B——开荒 C——耕种 D——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E——抛荒 A C B E D 粗放耕作方式 广种薄收 1、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一直都很低吗? 2、黄土高原的森林覆盖率为什么后来会下降? 四、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1、地理位置 ——过渡性 2、土壤质地 ——特殊性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