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 安全疏散.ppt

发布:2018-05-19约5.21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安全疏散 8.1 研究安全疏散的意义 8.2 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及主要影响因素 8.3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 8.4 安全疏散的设施 8.1 研究安全疏散的意义 8.2 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及主要影响因素 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 人员行为特征对疏散的影响 包括人员的年龄、性别等个人因素。 1、烟气对人生理的影响: 烟气会对人的眼睛,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还回引起窒息导致死亡。 2、烟气对人心理的影响: 引起情绪的不稳定 导致记忆力与思考能力降低 烟气对步行速度的影响 8.3 安全疏散准则 8.3 安全疏散准则 1、定义: 从起火时刻到火灾对人员安全构成危险状态的时间段。 2、影响因素: 建筑物消防设施装备及管理水平 安全疏散设施 建筑物本身结构特点 人员行为特点等 3 可利用安全疏散时间规定 8.3 安全疏散准则 8.3 安全疏散准则 Fruin关于人员行动能力和空间几何尺寸的数据资料 8.4.1 疏散出口 一般出口:用于人员离开某一区域通往另一区域的出口。 如:开向公共走道的房间疏散门 安全出口:供人员疏散的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如:楼梯间、室外楼梯、避难走道等 安全出口的设置原则 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房间内人数不多时(如60人以下,且通过每扇门的人数不超过30人),因疏散条件比较缓和,可不严格限制; 供人员疏散使用的门,不应采用悬吊们、推拉门,严禁采用旋转门。 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人员的紧急疏散。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小于1.40m,紧靠门口1.40m内不应设置踏步。太平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安全出口的数量 8.4.2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8.4.2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8.4.2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8.4.2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疏散楼梯的定义:具有一定防火、防烟能力,且 能作为竖向紧急疏散时用的楼梯。 消 防 电 梯 设 置 原 则 8.4.4避难层(间) 安全疏散的其他设施 高 层 建 筑: 塔式高层建筑,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当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剪刀楼梯 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 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 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 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公共建筑内袋形走道尽端的阳台、凹廊、宜设上下层连通的辅助疏散设施。 疏散楼梯的基本设计要求 8.4 安全疏散设施 8.4.2 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8.4.3消防电梯 应设消防电梯的建筑: 一类公共建筑 塔式住宅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用建筑 消防电梯设置数量: 一类公共建筑 塔式住宅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用建筑 8.4 安全疏散设施 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 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的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7、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8、消防电梯轿厢的内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9、消防电梯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10、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专用电话,并应在首层设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扭; 11、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 12、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2.00m3,排水泵 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8.4.3消防电梯 8.4 安全疏散设施 * 火 灾 统 计 人群拥挤事故统计 8.1 研究安全疏散的意义 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 原因一:安全门封闭,疏散通道堵塞,出现严重拥挤 原因二:室内无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 8.1 研究安全疏散的意义 研究安全疏散的意义 1、如何有效预防和 减少火灾及其他突 发事件人员伤亡,尤 其是防止群死群伤火 灾事故的发生,已成 为当前国内外公共安 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建立符合我国国 情的人员安全疏散 模型,合理评价建筑 物的火灾安全性能, 完善应急疏散预案, 加强火灾安全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