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分析与护理干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干预
[摘要] 在全世界范围内,哮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疾病1%~4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工作、生活环境中具有变应原性质的物质越来越多,哮喘的发病率具有明显升高的趋势[2]。它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难,并伴有可逆性气道受阻和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因接触变应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其程度轻重不一,可分为轻、中、重度,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有些甚至可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急性发作是哮喘控制不良的结果,也是哮喘管理和治疗失败的标志。支气管哮喘作为呼吸道常见病之一,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Lierl MB等[3]花粉与哮喘急性加重之间有关联30%~40%伴有过敏性哮喘[4]。针对桂西地区的调查研究显示吸人花粉过敏引起过敏性哮喘高达48.04%[5]。(2)尘螨、灰尘、真菌孢子,尘螨主要滋生于室内的地毯、暖气、空调和湿化器处。(3)冷空气刺激,这是在春秋季节温差变化较大时哮喘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6]。(4)刺激性气体,油漆、室内装饰材料的异味、烟尘、各种杀虫剂、各种烟雾、蚊香、化妆品、化工产品、汽油、汽车废气等均可诱发哮喘[6]。Gilmour MI等[7]的研究表明吸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与哮喘急性发作有关。[8, 9]。
1.1.2 食物
鱼、虾、蟹、蛤蛎、牛奶、鸡蛋等食物均可成为哮喘的诱发因素,切在青年哮喘患者中尤为明显[6]。
1.1.3 运动
剧烈运动可导致气道内环境改变,也可诱发哮喘[6]。来怡、Ritz T等[10, 11]的研究也显示剧烈运动与哮喘急性发作密切相关。
1.1.4 药物因素
部份哮喘患者对某些药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可诱发哮喘或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常见的可诱发哮喘的药物包括解热镇痛剂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扑热息痛、布洛芬等;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抗菌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SMZ、喹诺酮类、中成药制剂;含碘造影剂:以含有甲基葡胺的造影剂发生率最高[6]。
感染因素
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的重要因素[5, 6, 11-14],呼吸道感染也是支气管哮喘复发的主要激发因素,病原微生物不仅可成为感染源,而且可作为一种过敏原,致使机体过敏、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同时也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亢进、痰液增多黏稠、气道阻塞、引起哮喘发作[15]。陈壮桂[16]和 de Meer G[17]等对小儿哮喘的诱因研究都证明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哮喘发作最常见的诱因。另外Guerra, S等的研究表明鼻炎也是诱发哮喘一个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18]
哮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19],哮喘发作时患者往往精神紧张、烦躁、恐惧甚至绝望,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加剧,造成喘、憋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20]。心理精神因素诱发的支气管哮喘大多也是哮喘反复发作的患者,他们的呼吸道敏感性较高,神经系统也过于敏感,心理因素极差,稍有刺激,极易诱发哮喘[15]。Butz 等[21]报道三分之二的人在急性哮喘发作时处于焦虑状态。[22]的研究表明,因情绪等应激性刺激诱发的哮喘占急性发作和症状加重的27.5%。
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因素也被认为与哮喘发生密切相关,在刘晖的调查中妊娠期妇女各种程度哮喘均有发生,而月经期多以轻度急性发作为主[6]。2006年美国健康调查大约有8%的女性在妊娠期间发生哮喘[23]。[6]。
2 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作为急诊的常见病,合理、积极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2.1 一般护理
2.1.1 病情观察
正确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型及病情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由于缺氧和多种药物的使用,均可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因此在观察呼吸系统症状改变的同时要作好心脏监护[2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呼吸节律、频率、深度、呼气和吸气的时间比例、心率、心律、痰量及性质, 观察有无诱发因素和并发症。记录24h 出入量,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1.2 休息及体位
体位与哮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仰卧位可引起哮喘患者气流受阻,仰卧4h后微型呼气峰流速可降低24%[25]。哮喘发作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床上放一张小桌让患者伏桌而卧,以减少疲劳。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因哮喘易在夜间发作,避免因失眠而引起或加重哮喘。
2.1.3 饮食与生活护理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生活常不能自理, 需协助其生活起居和卫生处置,满足患者需要。应及时帮助擦汗,更换衣物等,衣着应宽松、温暖、舒适。发作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