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第七章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2、从社会主义自身的现实运动来看,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 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 会的展望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 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1、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理想社会的描绘 第一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阶段: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阶段: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基本思想: 私有制是社会贫富两级分化的根源,主张废除公有制,建立财产公有、没有阶级差别、社会组织生产劳动和人人平等的社会等。 第二阶段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摩莱里与《自然法典》 马布利与《福克翁谈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观点: 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特权和阶级差别,建立人与人之间政治权利和个人社会地位真正平等的完善的社会制度; 主张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对自己的理想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为了防止人因为贪欲而堕落,主张限制生产和消费,实行禁欲主义和绝对平均主义。 第三阶段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傅立叶 (1772~1837),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认为,资产阶级制度是万恶之源,是人人互相反对的战争,是贫富分化的极端,商业欺诈的乐园,道德败坏的温床。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主张消灭文明制度,建立和谐制度。在和谐制度中,人民按性格组成协作社即“法朗吉” 。法郎吉消灭了阶级对立、脑体差别、性别差别和城乡差别。傅立叶不主张实行社会革命而只是期待富人慷慨解囊。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 (1760~1825),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主张实业制度,要求人们尊崇劳动,由实业家和学者管理社会,改善穷苦阶级的生活条件。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欧文 (1778~1856),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曾散尽家资在世界各地搞“公社”,但均以失败告终。同时也宣告以《乌托邦》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贡献 A、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 B、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合理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想。 C、初步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和规律性。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缺陷 A、认识到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 。 B、提出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C、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 的现实道路。 2、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展望 马恩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 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