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册期末地理复习提纲.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上册期末地理复习提纲(人教版);1.天气与气候的对比;3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4.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
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空气质量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影响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单位:℃(摄氏度)。日平均气温一般取8时、14时、20时、2时四个时刻的气温均值
2.气温的变化:
⑴气温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的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
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3.气温分布规律:
⑴世界气温由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⑵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⑶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降低。-0.6摄氏度/100米
4.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5.等温线判断:⑴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⑵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⑶等温线呈封闭曲线,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4)等温线向北数值缩小为北半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
3.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 ,有的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大。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中纬地带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地区少雨。
5.世界的雨极在印度北部的乞拉朋齐,干极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
世界各地的气候复杂多样,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从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的、亚热带的、温带的和寒带的气候。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寒带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
热带地区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分布有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地区分布有寒带气候。;在中纬度地区,有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向大陆内部,气候类型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大陆东岸分布有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大陆西岸分布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内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4.影响气候的因素
⑴纬度位置: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
⑵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
⑶地形: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达70亿,现在世界每年增加人口8000万。
2、世界人口增长规律:18世纪前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特别是二战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3、人口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
4、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慢,经济落后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5、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6%.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出现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 ;10、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会给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问题,会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问题;
人口过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
11、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