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 课程
类别 课程
性质 课程
属性 实验
学期 学时数 实验个数 总
学
分 实
验
学
分 1必修
2限选
3任选 1独立
设课
2非独
立设课 1基础
2专业基础
3专业 年
级 学
期 总
时
数 实
验
学
时 综设
实验
学时 大
纲
要
求 实
际
开
出 综设
实验
个数 无机化学实验 1 1 2 一 1、2 102 102 5 25 25 1 3 3 无机合成与测试 2 1 3 三 6 50 50 8 6 6 1 1.5 1.5 现代化学综合实验 1 1 3 4 7 50 50 50 5 5 5 1.5 1.5 有机化学实验 1 1 2 二 3,4 96 96 20 16 16 1 分析化学实验 1 1 2 二 3 54 54 12 10 10 1 1.5 1.5 仪器分析实验 1 1 3 三 4 48 48 4 12 12 1 1.5 1.5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1 1 3 三 6 24 24 6 7 7 1 物理化学实验
(含结构化学) 1 1 2 三 5、6 102 102 5 18 18 1 3 3 1 1 3 三 4-7 58 58 58 13 13 13 2.0 2.0 环境监测与评价实验 1 1 3 三 4-7 64 64 64 10 10 10 2.0 2.0 环境工程学实验 1 1 3 三 52 52 40 17 17 9 2.0 2.0 环境微生物学 1 1 3 三 28 28 28 9 9 1 0.5 0.5 材料科学实验 1 1 3 三 5 160 160 10 55 55 1 5 5 材料工程实验 1 1 3 四 7 128 128 20 16 16 1 4 4
二、实验课程介绍
1、《无机化学实验》
(1)课程简介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本课程分为上下两个学期。其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侧重于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主要内容有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与分离、化学原理与量测等四个部分。这些内容是在大一上学期,学生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理解能力,比较系统地训练、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从进入大学实验室开始就养成严谨、规范的良好实验习惯,掌握化学实验的安全知识,初步掌握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且配合大一上学期化学理论课的教学,使理论课知识更好地得到运用和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是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开设,内容共分五个部分:Ⅰ.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Ⅱ.常见离子的分离、鉴定;Ⅲ.无机化合物的制备;Ⅳ.综合设计及研究性实验;Ⅴ.开放实验。第一部分主要是了解和学习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二部分是学习一般离子的分离和鉴定方法,第三部分是学习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制备方法,第四部分主要是结合学科发展和应用的设计和研究性实验,第五部分是由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在具体内容的设计编排上突出了理论与实际、与应用的结合,既注意到内容的基础性,也注意到一定的先进性;既注意到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也力求使之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本实验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a/能掌握周期表中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一般化合物的制备、分离、鉴定方法。
b/初步具备查阅化学手册、工具书及有关文献资料,正确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 具有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d/ 学用结合,初步具有分析解决实际生活、社会实际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2)实验目的及要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是使学生在实验预习、操作、观察、记录、讨论、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各方面都受到训练,养成严谨规范的良好实验习惯。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酒精喷灯的使用和玻管、玻棒的简单加工,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台秤、容量瓶的使用和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离心分离,过滤,重结晶等常用基本操作。了解离子交换法测定溶度积,酸度计测定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秒表和作图法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电离、沉淀、配位等常见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应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之后,进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分离、鉴定等有关内容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般制备方法,学会常见离子的分离和鉴定,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验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