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与解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eord完美格式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 学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选 择 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 光合作用 B. 自然降雨 C. 化石燃料的燃烧 D. 碳酸盐的溶解
【答案与解释】C。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照的条件下,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汽与二氧化碳在叶绿素的催化下合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是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化学变化,A不符题意;降雨往往使空气变得清新、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也不合题意;化石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CO2,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升高,C符合选项;碳酸盐往往难溶于水,但在水中能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成可溶解于水的碳酸氢盐,是消耗CO2的过程。
2. 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 8 7N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与解释】C。氮原子的一种中子数为8的核素应该用15 7N,A不对;HCl是共价化合物,形成的过程中电子发生偏移而没有发生转移,电子式是:H Cl,B错误;结构式是指用“—”代表一对共用电子对,NH3的电子式是HNHH,所以氨分子的结构式是,C正确;Cl-
H Cl
H
N
H
H
2
8
8
+17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与解释】D。NaHCO3可用于制作胃酸(HCl)过多的中和剂,是利用NaHCO3能够与HCl发生复分解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A不合题意;利用SiO2晶体对光的全反射,可用作光导纤维,B观点错误;作为高温材料是利用相关物质的熔点很高,C观点不对;CaO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与之反应,因此可用作食品的干燥剂,D正确。
4.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 1 mol·L?1KI 溶液:Na+、K+、ClO? 、OH?
B. 0. 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 、NO3?、SO42?
C. 0. 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 0. 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答案与解释】B。A中的ClO? 与I-不能大量共存,发生3ClO? +I-===IO― 3 +3Cl-或ClO? +2I-+H2O=== I2+Cl-+2OH-;:C中的H+与CH3COO-不能大量共存;D中的Mg2+、HCO3?不能与NaOH大量共存;选B。
5. 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
甲
碎海带
海带灰
乙
丙
浓盐酸
MnO2
丁
Cl2
饱和NaCl溶液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答案与解释】B。灼烧海带不能用烧杯,必须用蒸发皿,A实验无法完成;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