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政府职能及公共事务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政府职能与公共事务管理 与《公共行政学》(张康之、李传军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配套使用 公共行政学教学课件第5章 20—* 政府职能的含义与体系 政府职能的类型 引导型政府职能的含义 引导型政府职能的特性 引导型政府职能的内容 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 非政府组织的含义 民主行政与参与治理理论 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方式 本章重点问题 20—* 5.1 政府职能概述 5.1.1 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涉及到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责与功能的有机统一。 政府职能具有如下特点: 执行性 多样性 动态性 20—* 5.1 政府职能概述 5.1.1 政府职能的含义 正确地确定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 政府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根本依据 政府职能是组织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政府管理效能的表征和检验标尺 20—* 5.1 政府职能概述 5.1.2 政府职能体系 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教育职能 社会服务职能 政府的运行职能 决策职能 组织职能 协调职能 控制职能 20—* 5.1 政府职能概述 5.1.3 政府职能模式 政府职能模式是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是政府如何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对经济的运行加以调控的方式、方法的总和,集中反映在政府所确立的经济体制和政府参与的经济运行机制之中。 在近代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两种主要类型的政府职能模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政府职能模式。我们依次把这些类型的政府职能模式称作“保护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干预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和“引导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20—* 5.2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 5.2.1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含义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腾飞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政府职能模式,这一职能模式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代表者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与控制。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社会处在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的有机统一的关系中。 20—* 5.2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 5.2.2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特性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与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共同之处是,都介入市场运行中去对经济进行于预,而且都表现出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与保护型或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和先导性。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中的行政应当是服务行政。 总之,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特征在于它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代表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与控制。 20—* 5.2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 5.2.3 我国引导型政府职能的内容 我国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形成的。 政府的引导职能从两个方面在全面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 其一,政府需要在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中发挥引导功能,确立起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合作的治理模式,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变指标约束为信息导向,变行政推动为市场拉动,做到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其二,政府在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过程中,着重于战略方向的把握,通过“元战略”的确立而实现对治理过程的总体引导。 20—* 5.3 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 5.3.1 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经济管理机构,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实现预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对社会经济生活实施的管理活动。 经济管理具体包括宏观经济管理、政府经济性管制、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0—* 5.3 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 5.3.2 政治管理 政治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政治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预期的政治发展目标,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的管理过程。 政治管理包括国防管理、司法管理、公安管理、外事管理等。 20—* 5.3 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 5.3.3 文化管理 公共行政学所说的文化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预期的文化发展目标,对社会文化事业进行的管理过程。 广义上的文化管理,包含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以及狭义上的文化管理、体育管理与卫生管理。 20—* 5.3 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 5.3.4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预期的社会发展目标,对社会生活进行的管理。 社会管理包括人口管理、民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 20—* 5.4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治理 5.4.1 非政府组织的含义 非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