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政治学习】高中政治经典课件:必修3 4.1传统文化的继承.ppt

发布:2016-12-19约2.87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歌曲《说唱脸谱》导入 第四课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学习目标 ⒈知识目标:理解并熟记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等知识。 ⒉能力目标: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提高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 预习成果展示 1.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及各自的地位。 2.传统文化的三个特点。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4.构建本框的知识体系。 1、2组 3、4组 5、6组 7、8组 展示期间要求: 1.展示同学要做到快速、规范、准确、简洁; 2.非展示组做好点评准备; 3.非展示同学继续背诵和完善学案。 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内容 地位 传统习俗 风尚、礼节、习惯 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 宫廷建筑、民用建筑、宗教建筑、桥梁建筑、园林建筑、城市建筑 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 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 理论观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 成为中华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⑴从继承的角度看,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6字) ⑵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看,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8字) ⑶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含义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基本形式 特点 双重作用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知识体系 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区别 侧重 横向——不同国家、地区之间 纵向——同一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 原因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具有继承性 态度 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古为今用,发扬光大 共同点 ⑴都能促进文化的发展;⑵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⑶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易混易错点点拨 1.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意味着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2.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3.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全盘否定。 4.传统文化就是封建文化。 点拨:传统文化本身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对其精华应该继承,对其糟粕应该抛弃,而不是全盘否定或肯定。 点拨: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点拨:传统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封建社会的烙印,但传统文化不只是封建社会的产物,而是在历史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中的所有文化。 点拨: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则起消极作用。 合作探究1:情景模拟。 如模拟一次文化部的例行记者会,创设情景,自编自导剧本,帮助同学们澄清认识上的误区,进一步了解党和政府对待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及具体措施。 合作探究2 : ⑴你认为小孙子的话有何道理? ⑵老爷爷为什么生气? ⑶小孙子的话对我们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有何启示? 要求: ⑴小组长:安排好发言顺序,注意时间和效率,把握好讨论的节奏,定好展示的同学。 ⑵组员:A层注重拓展,B层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