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及排除论文.doc

发布:2024-06-19约6.87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及排除论文

PAGE11

PAGE11

摘要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车速的提高以及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为了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制动系的工作可靠性显的日益重要,也只有制动性能良好、制动系工作可靠的汽车,才能充分发挥其动力性能。汽车制动系统是用以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

本文论述了汽车制动系统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它所具有的制动系统和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各自间的一些故障,通过这些故障找出其故障的部位以及造成故障的原因,然后针对这些故障给予及时的处理方法,引出了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和检修的重要性。

关键词: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

目录

第1章汽车制动系统的概述

1.1制动系统的概念

制动系统是汽车轮胎针对路面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是保证行车安全的极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完整的制动系统应具有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和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1.2制动系统的功用

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所以说制动系统对于车辆在道路上能够正常行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现在车辆的逐渐增多,技术的逐渐升级,制动系统的功用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1.3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

图1.1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

2.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是,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1)制动系不工作时

蹄鼓间有间隙,车轮和制动鼓可自由旋转

(2)制动时

要汽车减速,脚踏下制动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轮缸,并通过两轮缸活塞推使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不转的制动蹄对旋转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制动力

(3)解除制动

当放开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即将制动蹄拉回原位,制动力消失。

第二章汽车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

2.1制动效能不良

2.1.1现象:

汽车行驶中制动时,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

2.1.2原因:

1.总泵有故障。

2.分泵有故障。

3.制动器有故障。

4.制动管路中渗入空气。

2.1.3诊断:

液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一般可根据制动踏板行程(俗称高、低)、踏制动踏板时的软硬感觉、踏下制动踏板后的稳定性以及边疆多脚制动时踏板增高度来判断。

1.一般制动时踏板高度太低、制动效能不良。如连续两脚或几脚制动,踏板高度随这增高且制动效能好转,说明制动鼓与磨擦片或总泵活塞与推杆的间隙过大。

2.维持制动时,踏板的高度若缓慢或迅速下降,说明制动管路某处破裂、接头密闭不良或分泵皮碗密封不良,其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或总泵皮碗、皮圈密封不良,回油阀及出油阀不良。可首先踏下制动踏板,观察有无制动液渗漏部位。若外部正常,则应检查分泵或总泵故障。

3.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仍过低,且在第二脚制动后,感到总泵活塞未回位,踏下制动踏板即有总泵推杆与活塞碰击响声,是总泵皮碗破裂或其连续几脚,回位弹簧太软。

4.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稍有增高,并有弹性感,说明制动管路中渗入了空气。

5.连续几脚,踏板均被踏到底,并感到踏板毫无反力,说明总泵储液室内制动液严重亏损。

6.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低而软,是总进油孔中储液室螺塞通气孔堵塞。

7.一脚或两脚制动时,踏板高度适当,但太硬制动效能不良。应检查各轮磨擦片与鼓的间隙是否太小中高速不当。若间隙正常,则检查鼓壁与磨擦片表面状况。如正常,再检查制动蹄弹簧是否过硬,总泵或分泵皮碗是否发胀,活塞与缸壁配合是否松旷。如均正常,则应进而检查制动软管是否老化不畅通。

2.2、制动突然失灵

2.2.1现象:

汽车在行驶中,一脚或连续几脚制动,制动踏板均被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

2.2.2原因:

1.总泵内无制动液。

2.总泵皮碗破损或踏翻。

3.分泵皮碗破损或踏翻。

4.制动管路严重破裂或接头脱节。

2.2.3诊断:

发生制动失灵的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