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

发布:2018-05-09约3.4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逐渐走进课堂,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它具有融合传统媒体、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及促进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优势,实践证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是做到了数形结合、音形兼备,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使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极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正文: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已悄然走进了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提供的是协作式的、高效智能教与学的环境。这种教学手段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利用Internet网络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中电子白板教学的合理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巧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数学的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的序幕,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如果使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就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应深刻领悟课标精神,设计出优良的数学情境,使学生能在这一情境中主动参与、愉快合作、高效地学习。而电子白板在情境创设方面,有它的得天独厚的功效,它能借助其图像、色、形、声、光、动作来创设出有效的情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执教《用字母表示数》时,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制作了一个小小的魔术情境,学生利用屏幕上的模拟键盘,随便在“进去的数”窗口输入数,接着,学生点击带底图写有“魔盒”的按钮,在“出来的数”窗口就会输出“进去数+10”后的结果。随着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验证的人数增多,他们的学习好奇心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出来的数是进去的数加10后的结果,我就因势利导说:“你能用一个式子,把所有进去的数、出来的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吗?学完今天这节课,你就会表示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用字母表示数”的世界里,去体会它那种神奇的魅力吧!”(板书课题) 学生面对有趣的魔术情境,在问题的引导下,思维敏捷,精神集中,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动静结合,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中主要有“数”与“形”两方面的知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和枯燥。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概念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不容易掌握知识,而且对于一些容易错的概念更难辨析清楚。如果根据教材内容,将动与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那么学生透过白板演示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利用白板的绘画功能,画出一个点,从这点出发画出一条水平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接着通过这一端的伸缩让学生认识射线的特性。然后,在其下面画出一个点,它的两端分别射出一条水平线,自由地伸缩,以此来让学生理解直线的生成和“无限延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的特点。接下来,在白板上画出两个点,再由一条水平线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它有两个端点,不可伸缩,有长度、可度量。绘图的过程根据学生的需求,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页面功能,来进行有效的知识回顾。 再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时,由于学生对1时=60分这个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么才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分针转一圈,时针正好转一个大格呢?我制作了动画,在课堂上,利用“插入媒体”的功能,将视频引入,学生很直观地看清楚时与分的关系,担心有的学生理解不到位,我利用屏幕录制回放功能,将视频再次播放。 师:通过看刚才的视频,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看到分针走了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 生2:我知道分针走一圈就是走了60分钟,时针走一个大格就是1小时。 生3:我知道了,我知道了,1小时正好就是60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自己总结出了时和分的关系。教师板书 1时=60分 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联系起来,构造了一个知识的生成情境,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清晰地获得概念,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三、直观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认识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对数学中一些抽象性的问题很难充分理解,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很难达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