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和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对部分农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实施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取消农业税
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
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2、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两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 )假定来判定的.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D.可加总性
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
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等于平均产量
6、自然垄断指的是( )的情况.
A.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个产品
B.企业垄断某种自然资源
C.政府对重要的自然资源实行完全垄断
D.两家企业共同控制一个市场
7.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卖方具有垄断地位
B.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具有耐用品性质
C.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不同消费者所在的市场能被隔离开
8.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是( )
A.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间分配公平
C.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D.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9.科斯定理的含义是( )
A.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累托最优
B.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累托最优
C.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累托最优
D.不论财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就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累托最优
10.在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质量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这种现象称为( )
A.道德风险
B.正向选择
C.逆向选择
D.外部不经济
11.下列失业类型中,属于自愿失业的是( )
A.需求不足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隐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12.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
A.I=S+(T—G)+(M—X)
B.I=S+T—G+M
C.I=S+(T—G)
D.I=S+(M—X)
13.假定边际消费倾向B是0.75,则投资乘数K应为( )
A.1
B.2
C.3
D.4
14.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和增长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就需要实行( )
A.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B.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C.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15.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
A.出口退税
B.关税壁垒
C.出口配额
D.非关税壁垒
16.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满足国有经济需要
B.满足国民经济需要
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17.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 )只能的体现。
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
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
18.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
A.按政府只能分类
B.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
C.按支出经济分类
D.按支出能否得到等价补偿分类
19.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 )。
A.效益性
B.准确性
C.固定性
D.公开性
20.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这种税负转嫁方式是()。
A.税收资本化
B.混转
C.旁转
D.消转
21.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较小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是()。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加税收
C.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