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预警研究
[摘 要]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并会因此遭受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会破产倒闭,因此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为此探讨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预警系统,为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管理企业财务风险提供了一套预警的机制和系统。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预警 风险管理
引言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ERM)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并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办法。风险和收益并存,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必然要面对风险,因此,财务风险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包括筹资风险在内的所有由于不确定事项给企业带来的可能损失及其损失程度,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资产贬值(或跌价)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
二、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为防范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指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是财务风险管理中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程序较高的管理活动。预警系统的设计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因地制宜的引入企业内部,让企业、管理者、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三者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预警系统设计包括预警组织机构设计、信息收集和传递系统设计、财务风险分析系统设计及财务风险处理系统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以现金流为基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是企业有利润,对于经营稳定的企业,由于其应收、应付账款及存货等一般保持稳定,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应大于净利润。根据企业现金流量表,定期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和变化趋势,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及早采取措施。
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偿债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盈利能力等指标最具代表性。(1)偿债能力分析指标。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指标说明企业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净流量可以用来偿还现时债务的能力。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流动性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该指标反映企业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企业全部债务的能力,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比率越大,表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2)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包括两个主要的指标:①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是用以综合评价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总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 总资产的利用效果较好。②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它是从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3)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包括两个主要的指标:①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它是反映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高,表明自有资金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所以它至少不应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值。如果资产收益率达不到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意味着企业发生了机会损失,并且在竞争中客观上已处于劣势地位。一般存在财务风险的企业资产收益率也比较低。②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它是反映企业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三、应对风险的措施
在发生的风险预警系统实施中,实时对风险信号进行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成本上升,应收款增大等,要查明其形成原因及过程,确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应对财务风险通常采用以下策略:
1.回避风险策略,即考虑到风险事故存在可能性较大时,主动放弃或改变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决策的方法。
2.接受风险策略,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接受下来,并努力采取措施控制风险的方法。
3.风险防范策略,即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避免损失的产生。
4.分散风险策略,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元化经营对外投资多项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5.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灵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