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次作业投影加工指导.doc

发布:2017-02-05约2.7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次作业 练习一、用Mastercam构造下列三维模型 练习二:绘制如图 5-10a 所示的线架模型图,图 5-10b 为此线架模型构建的曲面模型。 操作步骤如下: 绘制两矩形,如图 5-11 所示,在主菜单中选取 File→New( 文件→新文件)命令,其设置:视角为俯视图;构图面为俯视图;构图深度“ Z”为 20。 (2) 在主菜单中选取 Create→Rectangle→1Point( 绘图→矩形→一点法)命令。打开“ 矩形一点法”对话框,设置如下: 绘制矩形 P1:矩形中心点为 0,0;Width( 宽度)为 100;Height( 高度)为 150。 绘制矩形 P2:构图深度为-20;矩形中心点为 0,0;宽度为 100;高度为 150。点击 系统绘制出图 5-11 所示图形,此图为等角视图查看效果。 (3) 绘制四棱柱,如图 5-12 所示。设置 Plane( 构图面)为 3D( 三维构图平面),在主菜单中选择 Create→Line→Endpoints( 绘图→直线→端点)命令,捕捉绘图区中的 P1,P2 点,连接这两个端点,使用同样方法连接其他对应端点,结果如图 5-12 所示。 (4) 绘制左侧面小圆弧。设置 Cplane( 构图面)为 Side( 侧视图)。选择构图深度“ Z”选项,然后单击图 5-13 中的 P4 点,构图深度“ Z”应为-50。将构图平面设置在与当前构图平面平行,且通过 P1 点的平面上。 在主菜单中选取 Create→Arc→Endpoints( 绘图→圆弧→端点)命令,然后单击 P3 和 P4 点( 其中 P3 是 P2P4 线段的中点),并输入半径 65,选取所需要的圆弧,结果如图 5-13 所示。用同样方法绘制出 P2P3 段圆弧,结果如图 5-14a 所示。 (5) 绘制右侧面大圆弧。单击构图深度“ Z”选项,然后单击 P5 点,此时构图深度“ Z”为 50,在主菜单中选取 Create→Arc→Endpoint 命令,分别捕捉绘图区中 P5,P6 点,并输入半径 130,选取所需要的圆弧部分,结果如图 5-14a 所示。 (6) 绘制前面圆弧。改变构图平面,将 Cplane( 构图平面)设置为 Front( 前视图)选择构图深度“ Z”,单击 P7 点( 直线 P1P6 的中点),“ Z”值显示为 75。在主菜单中选取 Create→Line→Endpoints 命令,绘制出图 5-14b 中的直线 P7P8。 然后在主菜单中选取 Create→Arc→Endpoint 命令。单击 P2 和 P9 点( 其中 P9 是直线 P7P8的中点),并输入半径 50,选取所需要的圆弧,结果如图 5-14b 所示。 (7) 同样方法绘制 P9、P6 段圆弧,结果如图 5-14c 所示。 (8) 删除图中的辅助线,结果如图 5-10a 所示。 (9) 在主菜单中选取 File→Save 命令,指定文件名:“ Exercise02”,保存文件。 生成曲面 以上的结果如下图 生成曲面 鼠标单击。 在主菜单中选取 Create→surface→coons→no→enter回车→enter回车→chain→选择L1→end here→选择L2→end here(L1 L2键头方向一致,否则点击reverse) →选择L3→end here→选择L4→end here(L3 L4键头方向一致,否则点击reverse) →done→do it. 生成曲面结果为: 曲面加工: 分粗、精加工 1、粗加工 Cplane → TOP Mainmenu→toolpaths→job setup→bounding box→ok→点击 结果为 紧接上面 Surface→Rough→parallel→boss→用鼠标选择生成的曲面→done 结果为: 鼠标左键点Tool parameters选卡→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get tool from library→选Φ10球头端铣刀 鼠标左键点Surface parameters选卡→设置参数如下 其中:Drive surface/solid stock to leave (Z方向加工余量)置设为1 鼠标左键点Rough parallel parameters如下: 其中把行距stepover值设为比刀具直径小,切削方法cutting method设为双向切zigzag ,鼠标确定→点done,结果如下 出加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