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pdf

发布:2024-06-30约6.1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摘要: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具有很好的耐

高温、抗低温能力,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它在国内高等级公路、城市干道和机场

跑道等获得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环停车场道路及小区道路工程

中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实践,总结了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

制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SBS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控制

1.1粗集料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宜采用玄武岩或石灰岩碎石,其粒径规

格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160;F40-2004)

的规定。

(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

(2)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并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

(3)对于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择硬质岩(中性或基性火成岩)。

1.2细集料

沥青路面面层宜采用人工砂作为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

有害杂质,由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

1.3填充料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1)改性沥青混合料填充料宜采用强基性

岩石(石灰岩、岩浆岩)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

(2)采用水泥、消石灰粉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1.4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按交通部《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以Ⅰ-C级为例,改

性沥青的技术要求为:

针入度25℃,100g,5s(0.1mm)最小60;

针入度指数PI最小-0.2;

延度5℃,5cm/min(cm)最小30;

软化点,TRB(℃)最小55;

运动粘度135℃(Pa.s)最大3;

闪点(℃)最小230;

溶解度(%)最小99;

离析,软化点差(℃)最大2.5;

弹性恢复25℃(%)最小65;

质量损失(%)最大1.0;

针入度比25℃(%)最小60;

延度5℃(cm)最小20。

2、SBS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1级配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级配应采用贝雷法进行设计,级配选择原则:AC-13I

型混合料2.36mm以下筛孔通过量应取级配下限以达到密实、嵌挤。

2.2粉料比

小于0.075mm含量的多少对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和路用性能影响很大,混

合料级配中小于0.075mm的含量必须考虑粗集料本应含有的粉尘部分。要求矿

粉含量不超过沥青含量,小于0.075mm部分与沥青含量之间的比值即粉料比应

存在1-1.2之间,对沥青面层混合料矿粉含量宜取4.5-5%。

2.3混合料技术指标

为有效的提高沥青路面的性能,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一方面要满足泌水条件,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出现超密现象,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进行进

一步的限制,见下表所示。

试验项目#160;技术要求#160;备注

击实次数#160;(次)#160;双面各75#160;

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以实测法为准

稳定度#160;(kn)#160;>7.5#160;

流值#160;(0.1mm)#160;20-40#160;

空隙率av#160;(%)#160;3-6

饱和度vfa#160;(%)#160;70-85#160;

矿料间隙vma#160;(%)#160;根据最大粒径参照规范#160;

击实温度#160;(℃)#160;160#160;

残留稳定度#160;(%)#160;>80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160;(次/mm)#160;>2000#160;

2.4注意事项改性沥青混和料的设计过程中以下问题应引起注意。

2.4.1混和料的拌合和击实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根据沥

青胶结料的粘温关系曲线进行确定,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时的拌合、击实温度应

与拌合厂拌合温度、现场碾压温度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