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菌药研究进展整理版.ppt

发布:2018-10-25约1.37万字共7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WIN—57294、WIX—64593、A—62176等具 有抑制拓扑异构酶Ⅱ活性.WIN—64593显示较 强抗单纯疱疹病毒I、Ⅱ活性。 (二)恶唑烷酮类抗菌药(oxazolidinone antibacterials) 代表药:利奈唑酮(linezolid,U-100766)。 抗菌机制:作用于26核糖体亚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 成中的起始复合物形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索相似,对G+菌有强大抗菌效 应,且对MRSA、 VRE和PRSP仍然有效。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T1/2为5~7h,约有35%的 原型药物由尿中排泄。 应用:主要用于VRE、MRSA感染。 不良反应:多为胃肠功能紊乱。 (三) 新合成抗菌药(对G+耐药菌有较强作用的新 合成抗菌药) ⑴合成新化合物筛选 代表药:螺异恶唑衍生物——KY-9 喹啉-吲哚衍生物——SEP-32196 特点:对多耐性金葡球菌、MRSA、MRSE、VRE有 较强抗菌作用。 (3)抗结核杆菌新药研究 ①如硝基咪唑并吡喃类化合物——PA-824 特点:对链毒素、卡那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等 耐药性结核杆菌有效,可与异烟肼合用。 ②吡咯衍生物——BM-212:具有较强抗结核杆菌作用。 (2)新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溴莫普林 ①亲脂性强 ②药物动力学性能优于TMP ,T1/2长达34h, ③可单独使用。 此外,还有epiroprim 、Ro-62-6091、Ro-64-2550等。 三、值得注意的研究动向 (了解) 1、继续致力于筛选对耐药菌有效的、具有新抗菌 谱和新作用机制或新作用靶位的抗菌药。 如抗生素灭活酶抑制剂、外排泵抑制剂 2、寻找提高与保护抗菌药效能的抗菌药。 如抗生素增强剂、渗透性促进剂 3、寻找增强机体防御机能的抗菌药。 如机体防御机能调节剂 4、寻找衰减微生物病原性的抗菌药。 如微生物感染途径阻断与病原性衰减剂 1.抗菌药增强剂(antibiotic potentiators) ⑴β-内酰胺增强剂-——MC-270252、MC-200616 可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 对其他抗生素如万古霉素与喹诺酮等无增效作用。 ⑵甲氧西林抗MRSA的增强剂——三肽LY-301621与 其立体异构体,其中以D,D,L异构体活性最强。 ⑶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增强剂——FK10076B 2.抗生素灭活酶抑制剂 ⑴代表药:克拉维酸 (clavulanic acid)、舒巴坦      (sulbactam)及三唑巴坦(tazobactm) ⑵特点:①三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A与D型   β-内酰胺酶都有较强抑制作用。 ②对C型β-内酰胺酶克拉维酸无作用,舒巴坦作 用微弱,三唑巴坦有较好作用 ③三者都不能抑制B型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 酶)。 ⑶复合制剂 ①克拉维酸、舒巴坦与多种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复 合制剂: 安灭菌(augumentin)、特美汀(timentin)、优立新 (unasyn)、舒他西林(sutamicillin)、舒噻肟 (sudotaxime) ②三唑巴坦 与哌拉西林1∶8组成——他唑西林 ⑷新β-内酰胺酶抑制剂 ①Ro 48-1220 ☆对A、C、D型β-内酰胺酶有很强抑制活性 ☆与阿帕西林配伍,抗铜绿假单胞菌作则优于亚胺  培南、他唑西林和特美汀 ②CL-186195和CL-18665 对金属β-内酰胺酶显示强力抑制作用 ③6-(2-吡啶基)-亚甲基青霉烷砜和6-(2-吡啶基)-亚 甲基头孢烯砜 对A与C型β-内酰胺酶及金属β-内酰胺酶有抑制作用 ④碳青霉烯中筛选出的J-110441 ☆对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具有强力抑制作用。 ☆亦可明显抑制质粒介导的A型酶和染色体介导的C 型酶。 3.渗透性促进剂(permeability promoters)——磷霉素 分子小,可通过主动转运.在菌体内形成高浓度. 对MRSA的PBP2等青霉素结合蛋白亲和力强,并 能作用于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MDRP)使其外 膜出现破绽。 ①磷霉索+诺氟沙星/氟氧头孢/头孢他啶等 治疗MRSA或铜绿假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