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2016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理 渝中区2016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地理
考试时间:____分钟
题型
材料选择
简答题
总分
得分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2010年3月《中国—贸易协定》实施,图1和图2为中国对秘鲁的货物贸易结构示意图和中国通巴西、秘鲁决定共同推进是“两洋铁路”项目示意图。完成1—2题。
1. 中国和秘鲁的贸易货物最有可能为( )
A. 甲—矿产 乙—汽车
B. 甲—电子 乙—钢铁
C. 丙—轻工 丁—农产品
D. 丙—矿产 丁—农产品
2. 关于“两洋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推动中国铁路装备和技术出口
B. 沿线生态良好,建设的环境成本低
C. 打破巴拿马运河的跨洋物流垄断地位
D. 明显降低巴西与东亚的货物运输费用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冰,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下图,完成3—4题。
3. 图示期间( )
A. 北极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
B. 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C.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负相关
D.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正相关
4. “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
A.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引发了25年来全球最严重的难民危机,大量难民涌入欧洲。下图为叙利亚难民入欧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难民入欧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景象是( )
A. ①处夏季风浪比冬季大
B. ②处风蚀地貌广布
C. ③处沿海地带多葡萄园
D. ④处众多小孩在封冻河面溜冰
6.难民潮对欧洲的主要影响有( )
A. 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
B. 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
C. 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剧环境污染
D. 增加城市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河流局部河段的改道演化,M地常见当地人淘金。读图,完成7—8题。
7. 河道由先到后的形成顺序是( ? ?)
A. T1 T2 T3
B. T1 T3 T2
C. T3 T2 T1
D. T2 T1 T3
8. M地堆积丰富的露天砂金矿,其原因是( )
A. 流水堆积后,经河流改道侵蚀出露
B. 地壳抬升,含沙基岩出露
C. 河流弯曲,凹岸堆积砂金
D.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堆积砂金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下图示意局部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9—10题。
9.该日最可能是( )
A. 大寒(1月21日前后)
B. 谷雨(4月21日前后)
C. 大暑(7月23日前后)
D. 霜降(10月23日前后)
10.该图所反映的天气现象是( )
A. 海南岛受西南气流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
B. 冷锋正接近香港,未来数日天气较冷
C. 福建各地普遍降雨,雾霾天气严重
D. 台湾海峡西北季风强劲,海面风浪较大
材料选择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下图为甲地夏至日太阳视运动方位的地面投影轨迹(虚线)与对应的旗杆日影(实线)变化示意图(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11题。
11. 甲地( )
A. 位于75°E,正午太阳位于正北
B. 当天东北日出,傍晚日影朝西北
C. 未来1个月内昼渐长,夜渐短
D. 正午太阳高度年内变化差值小于47°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硅藻是一种生活在海洋、湖泊中的藻类。硅藻土是由古代硅藻遗骸历经数百万年形成的硅质沉积岩,在工业上用途很广。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硅藻泥是具有消除甲醛、释放负氧离子的内墙环保装饰材料。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分布有我国目前最大的硅藻土矿床,已查明资源总量2亿吨,可采储量中一级品矿约占可采储量的三分之一。近年来,该县正积极推进“百亿硅藻谷” 建设 。
材料二:下图示意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区域。
12.简述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境内硅藻土的形成过程。
13.分析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硅藻土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
14.有同学对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建设“百亿硅藻谷”提出了质疑,试提出其质疑的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纳河是欧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纳冰川,先由东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