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学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章管理思想的发展演进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2.2 中国管理思想的演进 2.3 组织文化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2.1.1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他们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在文化、艺术、哲学、数学、物理学、大文学及建筑学等方面为人类发展作出了辉煌贡献。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也伴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西方早期管理实践的代表是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古埃及人在公元前5000~公元前525年建造了许多金字塔,他们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建立了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从字相至底层书吏、监工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在工作中每个人各司其职,从而建造完成人类历史上这一伟大工程。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公元3世纪后,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基督教的兴起,这些古代文化逐渐被基督教文化所取代。基督教文化所包含的伦理观念、管理思想,对以后西方封建社会的管理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 进入18世纪中期及下半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形成,为了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组织和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不少学者对管理进行了理论探索,他们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age , 1792-1871)和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1771-1858 )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资本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1776年他发表了代表作—《国富论》,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并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他的“经济人”观点后来成为西方管理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英国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贝奇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论点,深化了劳动分工协作原理,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和“管理的机械原则”,他的代表作是1832年出版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为以后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思想依据。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罗伯特·欧文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一著名的管理思想,强调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工厂通过采取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住宅条件等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罗伯特·欧文在人事管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对后来的行为科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2.1.2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dow Taylor, 1856-1915)认为,落后的管理是造成生产率低下和劳资冲突的主要原因。他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了以劳动管理为主的科学管理理论,倡导企业改变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方式,并倡议建立一套以科学管理理念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制度。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如下: (1)工作定额。泰罗认为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通过对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测量,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劳动定额—“合理日工作量”,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2)标准化。泰罗认为管理人员要把工人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的知识、技能和诀窍作为规律和守则,在全厂实行,并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3)挑选头等工人。泰罗认为管理人员要科学选择工人并不断地培训工人,使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对第一流的工人利用作业原理和时间原理进行动作优化,使其达到最高效率,同时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努力来工作。 (4)建立专门的计划机构。泰罗认为要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并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计划部门负责制订工作计划并对工人发布命令,而工人或工头则从事执行计划的职能,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5)职能工长制。泰罗提出必须废除当时企业中军队式的组织体系而实行“职能工长制”,并设计出八种职能的工长,工长在其职责范围内可以直接向工人发布命令,而工人不再听从于一个工长的指挥,而是每大从八个不同的工长那里接受指示和帮助。 (6)例外原则。泰罗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管理,还必须应用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性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或重要事项)的决定权。泰罗提出的这种以例外原则为依据的管理控制方式,后来发展为管理上的授权原则。 2.1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2.一般管理理论 当泰罗及其追随者在美国进行科学管理理论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