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试规范电磁兼容.docx

发布:2018-08-20约9.31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 / NUMPAGES 23 并网逆变器测试大纲 2011-12 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 1、静电放电抗扰度 PAGEREF _Toc \h 4 HYPERLINK \l _Toc 2、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PAGEREF _Toc \h 6 HYPERLINK \l _Toc 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PAGEREF _Toc \h 8 HYPERLINK \l _Toc 4、浪涌抗扰度 PAGEREF _Toc \h 10 HYPERLINK \l _Toc 5、射频传导抗扰度 PAGEREF _Toc \h 12 HYPERLINK \l _Toc 6、传导发射限值 PAGEREF _Toc \h 14 HYPERLINK \l _Toc 7、辐射发射限值 PAGEREF _Toc \h 17 HYPERLINK \l _Toc 8、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PAGEREF _Toc \h 19 HYPERLINK \l _Toc 9、工频磁场抗扰度 PAGEREF _Toc \h 21 HYPERLINK \l _Toc 10、电压波动抗扰度 PAGEREF _Toc \h 22 HYPERLINK \l _Toc 附录A PAGEREF _Toc \h 23 概述 国内光伏逆变器的检测主要依据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起草的:2011年,鉴衡认证中心根据国内光伏的发展形势,对2009版标准做了修订,形成的《CGC/GF004:2011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2011版是在2009版标准的基础上,将原来的31项检测项目修订为41项,本测试技术规范将其规整为5个部分: 16项性能检测—包括转换效率、并网电流谐波、电压不平衡度等。检测项目关注逆变器的效率、谐波及逆变器自身的一部分功能。 8项保护功能检测—包括电网电压及频率异常响应、防孤岛效应保护等。光伏电站的特点决定其不会像传统的变电站一样,配备各种保护用以保护各级重要的一次设备,而是把保护功能都集成到了逆变器本身,因此逆变器必须能够准确判断各故障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逆变器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发电,切断与电网的联系,并能够有效防止故障的扩延。 3项安全检测—包括绝缘电阻、绝缘强度、防护等级。对于小功率的逆变器,除了进行一些必须的安全检测外,还需考虑防尘、防水等防护要求。 4项气候环境检测—低温启动、高温启动及工作、湿热、温升。主要是考核逆变器低温下的启动能力,高温下的持续工作能力,以及元器件的温升情况。以上试验,逆变器的关键元器件均需达到温度平衡后进行考量。 10项电磁兼容--传导发射试验、辐射发射试验、电压波动抗扰度试验等。电磁兼容试验一直是逆变器检测的重点和难点,如因滤波器、电容器等选型不当,结构设计出现考虑不当等导致传导发射、辐射抗扰度等检测项目超出限值要求。 新版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更好的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规范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国内各实验室根据多年来的检测经验,对新版标准的检测项目一一解读,并由鉴衡认证中心起草汇总到一起。 本测试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XXXXXXXXXX。 本技术规范参编单位:XXXXXXXXX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 电磁兼容部分 1、静电放电抗扰度 标准依据:GB/T 17626.2-2006 试验目的:评估逆变器经受直接来自人体或人体对邻近设备产生的静电放电时的抗骚扰性能。 气候条件 静电放电试验特别是空气放电方式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一般试验选择气候条件为: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30%~6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试验配置 试验由静电发生器、被试设备(这里指逆变器)和一些辅助仪器组成。 试验时,被试设备和试验电缆应放置在0.1m绝缘支撑上,绝缘支撑放置于基准地板之上。一般基准地板采用铜板或其它金属板,铜板厚度要求0.25mm,其它金属材质要求0.65mm,面积要求足够大,鉴于光伏逆变器一般体积较大,接地板要求能够至少伸出逆变器边缘0.5m。 图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配置图 试验方法 试验严酷等级:接触放电±6kV ,空气放电±8kV。 静电放电施加部位应选择使用和操作人员正常使用时所能接触到的点或面,对于逆变器来说,如:显示屏、开关、按键、门锁以及柜体。 静电放电施加的脉冲时间间隔为1s。 施加静电干扰时,静电枪的电极要垂直于放电表面。 试验过程中,逆变器可轻载运行。 试验结果 在施加静电干扰的过程中,逆变器以不受任何影响为最佳结果。当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骚扰停止后逆变器在不经过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自行恢复正常也是允许的。 注: 试验中经常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