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麻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概 述;第一节 麻醉对脑血流、脑代谢和颅内压的影响 ;一、生理学基础
㈠.脑血流
1.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 :占心排血量的12%~15%,50~80ml/(100·min)
2.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调节范围为MAP 50~150mmHg
3.影响因素:PaCO2、PaO2、代谢产物
;脑血流的调节 ;㈡脑代谢
1.脑代谢率(cerebral metabolic rate of oxygen, CMRO2):静息时脑平均耗氧量约为3ml/(100g·min),相当于全身耗氧量的20%。约60%的脑耗氧量用于脑细胞电生理功能,其余用于维持脑细胞稳态活动。
2.代谢方式:主要为有氧代谢,脑组织能量储备少,对缺氧的耐受性极差。
; ㈢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指颅内的脑脊液压力。正常人平卧时,脑穿刺测得脑脊液压可正确反映颅内压的变化。其正常值为70~200mm H2O
颅腔内容物由神经组织(86%)、脑脊液(10%)及血液(4%)三部分组成。 ;㈢颅内压
1.正常颅内压:
⑴ 腰椎穿刺压:
侧卧位:100~180mmH2O
端坐位:250~300mmH2O
⑵枕大池穿刺压:80~140mmH2O
⑶侧脑室穿刺压:
卧位:70~120mmH2O
坐位:0~40mmH2O
;2.颅内压影响因素:
⑴ 颅腔容积
⑵ 脑组织
⑶ 脑血容量
⑷脑脊液
3.颅脑顺应性
⑴概念:单位体积的颅内容物变化所能引起的压力变化。
⑵颅内容积—压力关系曲线
;ICP;Log ICP; 二、麻醉对脑血流、脑代谢 和颅内压的影响 ;1.血管活性药物;2.麻醉药和肌松药
⑴静脉麻醉药:
⑵吸入麻醉药:
⑶麻醉性镇痛药:降低脑代谢、颅内压
⑷肌松药
⑸其他 安定,利多卡因等降低CBF、CMRO2;(1) 静脉麻醉药;静脉麻醉药;(2)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吸入麻醉药;(3) 肌松弛药; (3) 肌松弛药 ;不同麻醉药对CBF、ICP、 CMRO2的影响; 3.其 他 ;第二节 颅内高压的原因和处理; (一)颅内高压常见原因;;颅内高压的症状 ;颅内高压的处理;颅内高压的处理; ; ㈤、减少脑脊液;第三节 麻醉前评估和准备;一、病情估计
㈠、气道通畅情况
㈡、意识
㈢、颅内高压
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㈤、合并伤和并发症
二、术前用药
小量,不推荐使用麻醉性镇痛药(阿片受体
激动剂可使瞳孔缩小,干扰对病情的观察)。 ;麻醉药和麻醉方法; 三、麻醉药物选择; ;麻醉诱导和维持;五、麻醉管理;㈡、呼吸的管理
1.控制呼吸
2.保留自主呼吸
㈢、严格掌握输血输液量
㈣、注意体位和手术操作的影响
㈤、麻醉消退期的无呛咳拔管
1.药物的使用
2.特殊器械的使用;术中输液原则; ㈣、监测;第四节 几种常见颅脑手术的麻醉处理;(一)、 严重脑外伤手术治疗
1) 病情特点
① 脑损伤可引起中枢性呼吸障碍,神经性肺水肿,肺内分流增加,导致低氧血症。
② 常合并全身其他脏器的创伤和功能障碍
③ 昏迷程度可反映颅脑损伤的抑制性,应根据Glasgaw 分法进行评估。当积分 7 时为严重损伤;积分为 3 ~ 5 时其预后不良;积分≥8 时其预后较好。
④ 因昏迷或面部创伤上起上呼吸道梗阻;因呕吐而引起误吸综合 ;2) 麻醉注意事项:
① 昏迷者应立即气管内插管,以纠正高碳酸血症,有利于改善颅内高压和继发性脑损伤。
② 气管内插时应避免误吸,合并颈椎骨折者应由骨科医师固定头位。
③ 麻醉期间应保证脑灌注压,降低 ICP 和治疗脑水肿。
④ 术前有昏迷史或误吸者,术后应保留气管导管行呼吸支持治疗。;(二)、 后颅窝手术:
(1) 病情特点
1) 小脑、脑干和低位颅神经位于后颅窝,该部位的病变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显著,手术也很困难,常取坐位手术。
2) 颅压升高,严重者可因血压,PCO2 升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脑疝。
3) 术前可因神志不清及保护性反射的抑制,容易发生误吸而引起肺部合并症。;(2) 麻醉注意事项
1) 因术前进食困难、呕吐、利尿及限制输液而形成低血容量,麻醉诱导前应根据脱水情况,适当补液,以免发生严重的低血压。
2) 力求麻醉诱导插管平顺,避免发生因严重心血管反应而致 ICP 严重升高或脑疝形成。
因手术时对脑干和颅神经的刺激,极易发生循环和呼吸的突然变化。
4) 在坐位或仰卧位时易发生导管扭折,脱出或插入过深,应特别注意。;(三) 脑膜瘤切除术
1. 病情特点
(1) 瘤体供血途径多、血运丰富、术中失血较多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