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牵引供电系统.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牵引供电系统;电力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电流制式;牵引供电系统电压等级;电力牵引车辆;列车转向架(带动力); 交直型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从接触网取得25kV工频单相交流电,经车载变压器降为AC1.5kV,整流后向牵引电动机供电。; 交直交型电力机车(动车组)
1979年德国开发出世界首台大功率干线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克服了交直型电力机车的缺点。;牵引;;牵引
变电所;直接供电方式(TR);接触网中串接吸流变,间隔约1.5~4km;
吸流变的变比为1:1;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两组导线之间有互感,部分电流由回流线回流。;n;25kV;增加供电的灵活性,在两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分区中间设分区所。分相绝缘装置并联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实现牵引网不同运行方式(单边供电、双边供电、越区供电)。;只有配电设备而无牵引变压器,仅用于接受和分配电能。
①扩大馈线回路数,不进行电压变换; ②保证枢纽站、场装卸作业和接触网分组检修的灵活性,可靠性。;;;越区供电;牵引变电所的外部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外部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外部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外部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备;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备;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备;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备;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备;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备;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备;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弓网系统的作用;弓网系统的组成;受电弓;接触网的分类;;弓网相互作用技术范畴;弓网相互作
用技术规范;接触网的设计、施工与运营;架空接触网;架空接触网;架空接触网;架空接触网;架空接触网;架空接触轨(刚性接触网);弓网系统的理论体系;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自读教材·填要点];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
(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 。
(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合作探究·提认知];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握全局];; 2.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
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