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ppt

发布:2017-02-10约4.12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术中护理 手术配合 预防并发症 术后护理 基础护理 (1)体位 (2)饮食 (3)皮肤 (4)休息 预防感染 监测临时起搏器功能的护理 健康宣教和指导 患者因植入临时起搏器后卧床休息、活动受限,易出现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护士应耐心向患者解释植入临时起搏器的重要性、工作原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等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满足患者的需要,支持、鼓励患者,使其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坚持治疗。 临时起搏器的护理 病史 W54床,尹小兵,男,27岁,因“活动性喘闷,伴咳嗽、咳痰3天”于2012-01-0610:00收住我科。患者3天前受凉后出现流涕,咳嗽、咳黄痰,起床后稍活动即有喘闷不适,遂至当地医院就诊,予以静滴抗感染 药物治疗,现仍有咳嗽、咳白痰,低于一般体力活动即感喘闷。自觉劳动耐量明显下降,来我院就诊,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HR50bpm;心脏彩超:左房饱满,二尖瓣轻度血流返流,门诊拟“胸闷待查”收住入院。数日来,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及肩背部放射痛,无心慌出汗,无黑矇、晕厥,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饮食睡眠一般,二便正常。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临时性起搏器(体外式起搏器) 人工心脏起搏系指用特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除极,引起心脏收缩和维持泵血功能。心脏起搏是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也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药物治疗有矛盾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技术。此外,心脏起搏还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心脏电生理研究、麻醉、手术和心脏侵入性检查的心脏保护。紧急心脏起搏常采用经静脉心内膜起搏或无创性体外心脏起搏。此外,尚有经食管心脏起搏、经胸腔心肌起搏和心外膜起搏等。 (1)单腔起搏器(心室或心房):可作按需起搏,也可作固定频率起搏。可调频率为30~180次/min。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和超速抑制终止快速型心律失常。 (一)类型 (2)双腔起搏器(房室顺序起搏):主要用于心脏手术所致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以维持正常心功能。冲动后,自动安排脉冲发放周期的反应方式。又可分为触发型同步起搏器(AAT,VVT)和抑制型同步起搏器(AAI,VVI),后者又称为按需起搏,目前应用最多。 二)导线和电极 临时性起搏应用双极导管电极,金属导线用抗折强度较高的不锈钢,外部用塑料包鞘,质地稍硬而有弹性,易经静脉插送。导管顶端电极(端电极或称阴极)为柱形平头状,容易拔除;另一电极(环电极或阳极)距端电极lcm处,呈环状。两个电极的导线在导管内相互绝缘。 导管电极可分为单极和双极。一个电极接触心脏,另一个电极接触心脏以外的组织者称为单极起搏导线,两个电极都接触心脏者称为双极起搏导线。起搏电极经静脉置人心腔,与心内膜接触称为心内膜电极,为目前人工心脏起搏术中最常用的电极。心外膜电极需经胸腔植入缝在心外膜上,现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病人。心肌电极呈线形或稍呈螺旋形插入或旋入心外膜下心肌,通常用于心脏手术后即刻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若为暂时性阻滞,恢复后即可拔除 三)电源 体外携带式起搏器供电的电池可随时更换,一般无严格要求,可用9V的锌汞电池或锌锰电池。 临时起搏的适应症 各种原因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如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洋地黄中毒、心脏外伤或外科手术。 室上速、房扑药物治疗无效或禁忌电复律,可用超速抑制。 室性心律失常、心室停搏、心电机械分离或尖端扭转室速。 心脏电复律生理检查。 预防性起搏、心脏介入性手术或外科手术有病窦。 二、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适应症、起搏方式及安装方法、并发症   临时性人工心脏起搏属短时应用,通常使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起搏器放置在体外,起搏电极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 1、治疗性起搏 (1)缓慢心律,各种原因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阿-斯综合征)发作或近乎晕厥者。 2)急性心肌梗死:①新发生的室内双支或三支传导阻滞,作预防性起搏。②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出现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者。④严重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伴低血压、晕厥、心绞痛、末梢循环不良而阿托品不能纠正者。 (3)各种原因引起Q-T间期延长,并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4)原发性室速、室颤、心脏骤停。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缠、心房扑动需行超速抑制治疗。 2、保护性起搏 (1)有慢性心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者进行大手术、妊娠分娩、心血管造影时。 (2)冠心病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术、PTCA或瓣膜病患者行球囊扩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