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2012秋季经济学第1次(第13章)在线作业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已过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
A 通货膨胀;
B 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 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 一种生产产品最适度水平。
正确答案:B
2.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辩护,是因为()
A 替代效应的作用;
B 收入效应的作用;
C 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C
3.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 人民靠收入生活。
正确答案:C
4.说“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 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殆尽。
正确答案:B
5.经济物品是指()
A 有用的物品;
B 稀缺的物品;
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正确答案:D
6.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向外凸出)反映了()
A 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
B 成本递增规律;
C 存在政府政策;
D 失业率高。
正确答案:B
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 失业;
B 通货膨胀;
C 有用性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 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正确答案:C
8.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正确答案:A
9.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要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正确答案:B
1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 实际所得;
B 主观感受;
C 没有购买的部分;
D 消费剩余的部分。
正确答案:B
11.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点所回答的问题在下列几点中只有哪一点才不是?()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为谁生产;
D 在哪里生产。
正确答案:C
12.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正确答案:D
1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正确答案:B
14.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A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点;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正确答案:B
15.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A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 取决于它的价格;
C 不可比较;
D 可以比较。
正确答案:D
16.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A 供给增加;
B 供给量增加;
C 供给减少;
D 供给量减少。
正确答案:B
17.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A 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 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
C 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 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正确答案:C
18.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量减少。
正确答案:C
19.如果某商品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A 会使销售收益增加;
B 该商品销售收益不变;
C 会使该商品销售收益下降;
D 销售收益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正确答案:C
20.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正确答案:A
21.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假设条件是消费者偏好不变,因此,对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样的效用。()
A 正确;
B 错误;
C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正确答案:A
22.所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A 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
B 商品价格下降;
C 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
D 消费者偏好变化。
正确答案:B
23.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将()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下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