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先天性心脏病ppt课件_2.ppt

发布:2018-07-22约5.38千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先天性心脏病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 目录 先天性心脏病总论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狭窄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正常心血管解剖生理 第2周原始心脏形成 第4周心脏起循环作用 第8周四腔心脏形成 心房及心室的分隔完成 婴儿出生后血流通道的关闭 卵圆孔 呼吸建立,肺循环压力下降,左房压力超过右 房,卵圆孔功能上关闭;5~7月时解剖上关闭。 动脉导管 足月儿80%生后24h内功能性关闭,80%于3个月 内解剖上关闭,95%1年内解剖上关闭 脐血管:6~8周内闭锁形成韧带 正常血液循环途径 胎儿与出生后血液循环比较 胎儿期 出生后 由母体循环完成气体交换 由肺循环完成气体交换 多为混合血,心、脑、上半身血氧含量高于下半身 静脉血和动脉血分开 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开放 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闭合 肺动脉压与主动脉相似,肺循环阻力高 肺动脉压下降,肺循环阻力低 右心室高负荷 左心室高负荷 儿童心血管疾病检查方法 主要检查方法 病史及体格检查:就诊主要原因 X线检查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agraphy ECG)心脏导管检查:有创 心血管造影:有创 其它检查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 母妊娠史:孕期3个月内感染、使用药物、接触射线、毒物史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症状:紫绀、喂养困难、呼吸困难、发育迟缓、出汗、疲乏、声嘶 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测量双上肢和下肢血压 望诊:生长发育、营养、呼吸困难、 胸前区隆起、紫绀(唇舌和甲床)、 杵状指、合并其它畸形 触诊:心前区抬举感、震颤、动脉搏动、 肝脾大小 叩诊:心脏浊音界大小 听诊:S1、S2、异常心音及杂音 听诊 小儿听诊常用听诊区 二尖瓣听诊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 心音 杂音:位置、分级、时相、性质及有无传导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1.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 2.流行病学:活产婴儿中0.5 ‰ -12.3‰,全国:15万,未治疗1/3死亡 3.资料统计:死亡病例依次 大动脉转位、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 4.法四:发绀性先心病存活中最常见 先天性心脏病致病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宫内感染 药物 放射线 代谢性疾病 其它(宫内缺氧,孕母缺乏叶酸) 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TOF PDA VSD ASD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返回 一、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房间隔缺损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5% -10%。为1/1500个活产婴儿。 女性多见,男女比例1:2。 ASD分类 原发孔型 约占15%,也称部分性 心内膜垫型 继发孔型 最常见,约占75%,也 称中央型 静脉窦型 约占5% 冠状静脉窦型 约占2% ASD血液循环途径 肺循环 左房 左室 肺动脉 主动脉 房缺 右室 体循环 三尖瓣 右房 腔静脉 ASD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 轻者可无症状 肺循环充血:易感冒、反复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体循环缺血表现:消瘦、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少见 ASD临床表现 体征 望诊:心前区饱满 触诊:心尖搏动抬举感 叩诊:心脏浊音界扩大 听诊:见下页 ASD听诊特点 1.S1亢进, P2增强 2.P2固定分裂 3.胸骨左缘2、3肋间可及Ⅱ-Ⅲ 级 收缩期喷射状杂音 4.胸骨左缘4-5肋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ASD X线表现 右心影增大 肺纹理增多 肺动脉段突出 主动脉影缩小 正位胸片的心脏投影 ASD心电图表现 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 ASD超声心动图 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 房间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