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届高三教研(第一次).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省2016年普通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四川师大附中 黄万红 试题特点 一、突出正确价值导向,“一点四面”体现充分“一点四面”核心价值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试题特点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反映国家建设发展成就,增强国家认同意识(16全国Ⅰ18)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199名,约占全国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二、精选题材,巧妙立意,加强学科能力考查1.突出学科综合能力考查,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水平 2.强调思维能力的考查,提升思维品质 3.精选贴近现实、时代感强的题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三、科学设计,认真实施,实现分省命题省市使用全国卷平稳过渡试题比较相同与不同考试内容的范围及所占分值比重题型、题量及分值选择题双项组合选择题一材多用的选择题量理论性错误题肢的数量 知识化表述题肢的数量 解答须依托时政或生活常识的题目数量 非选择题阅读量试题形式开放性试题选肢长度不平衡,迷惑更大,判断更难。试题结构全国卷:历史、政治、地理三科按选择题、非选择题整体排序。政治选择题是12~23题,非选择题两道大题38、39题,通常设有5个小问。四川卷: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分科合卷,即按学科选择题、主观题集中排列;选择题是1~12题,非选择题两道大题13、14题,通常设有5个小问。从命题方式看:情景化命题 不存在抽象的能力,也不存在在抽象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复杂情景中得到发展,并在复杂情境中得到评估。 “只有当我们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对已学习的东西整合加以调动的时候,我们才是有能力的。”在能力要求方面,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着重考查辨识与判断、分析与综合、论证与阐释、探究与构建、评价与反思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各个能力维度综合平衡的考查目标。鼓励创新 试题增强了开放性,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题目设置灵活,开放的问题情境,赋予学生相对宽松、自由的答题环境,鼓励多元化、发散性思维,试题敞开的设问方式,使学生不囿于知识的记忆和材料的规定,不必拘泥于单一的思路和固定的答题要点,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发表个人见解。考察通性通法 考察通性通法,将思想方法体现在思维过程中。 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展现学生在学习中所积淀的能力和水平。 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地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考生对题目既熟悉又陌生。强调综合 加大知识的整合力度,突出知识间的关联性,将知识按照问题情境的逻辑关系和思维脉络的有序性整合在一起,加强综合应用能力的检测。开放性39题(3)均为开放性试题的考察。全国1卷39(3)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 会,请就如何学习英雄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4分)全国2卷39(3)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4分)全国3卷39(3)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4分)强调应用以新考新时政性全国卷:重大热点问题不回避,素材选取新,设问角度新。综合探究内容16年海南卷25题考察终身学习这一热点话题,理论基础来自《文化生活》综合探究内容。(2)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建立“智慧学习平台”的文化意义。(8分)①信息技术推动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为改进学习方式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2分)②智慧学习平台为全民学习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条件;(2分)有利于人们实现个性化学习、探索性学习和终身学习;(2分)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2分)试题语言比较选择题:四川卷题肢语言知识点相对比较突出,全国卷设问个性化要求更鲜明,对信息获取要求高。题肢比较中性,有很多语言来自题干信息,不完全局限于教材知识,是材料语言和知识语言结合,超出教材内容。学生阅读时间较长,难度较大。主观题设问:四川卷有“解读、联系、依据、结合”等用词,全国卷只用一个词“结合”试题评阅评阅之忧 “一人一天评阅1万份试题?” “不是我的学生,我就故意压低分数,以此抬高我的学生的分数?”“不是我的学生,我就打神仙分?”“研究生怎么会阅卷?” “成都市考生分数不高,是不是评卷老师对成都市考生更严格些?” “答错位置怎么办?”阅卷程序一评二评三评仲裁评卷标准部颁标准省颁细则①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1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1分)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1分)若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给1分;若答“实践是检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