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部六省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各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本文通过对山西大同、安徽毫州、河南南阳、湖北襄阳、湖南岳阳、江西吉安六市典型城市发展进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个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必须要整合资源,有相应的产业支撑、政策配套。
【关键词】资源整合 经济基础
近些年,中部各省牢牢把握住了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由中国沿海向内地延伸的重要机遇,正加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至2010年,中部六省生产总值占到全国比重的19.4%,人均GDP达2万元,较2005年翻了一番,中部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增速居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4大经济板块之首。
一、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现状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331万,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大同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包铁路、大秦铁路、北同蒲铁路纵横交织。古时曾为北魏都城――平城所在地,也是多民族融合的最前沿。平成文化、边塞文化、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由此带动了该地区旅游观光产业的蓬勃发展。
毫州,地处皖西北,面积8371平方公里,人口576万。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以“三朝古都”名扬天下,文化积淀深厚,民俗艺术精彩繁多。毫州盛产中药材、烟草和小麦等粮食作物,素有“中华药都”、“华夏酒城”的美誉。自东汉末年以来,毫州地区种植药材之风盛行,目前全市(区)中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药材种植面积近100万亩,中药饮片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南阳地处豫西南,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人口1026万,二者均为河南各市之最。南阳2012年GDP2367.2亿元,位列全省第三。该市交通区位优越,焦枝铁路、宁西铁路横穿全境,形成全国新的十字交叉结构;国道311线、312线、207线、209线和豫01线、02线等多条省道纵横交织。
湖北襄阳,全国十大明星城市之一。既是老工业基地和传统农业大市,也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还是全国三个“军转民”试点城市之一。目前,襄阳拥有产值过亿的高新技术产业18家,国家火炬计划76项,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已经成为其支柱产业。2009年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数量全国排名为44名,2012年已经上升至36名。目前已经吸引来自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来襄投资,其中有5家为世界五百强企业。
湖南岳阳,处于沿江经济带胃部,素有“湘北门户”之称,是湖南省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城市,拥有全球五十强的亿吨级大港――岳阳港,国家交通主动脉在市区交织成网。在2014年开建的岳阳机场配合下,未来将形成“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大交通局势。
吉安,革命摇篮――井冈山的所在地。1927年秋,毛泽东,朱德等老一批革命家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70年前,这里刮起了“十万工农下吉安”的红色风暴,根据记载,走出吉安的共和国将领达147名之多。几年来,吉安为了促进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交通发展,2012年全年该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达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165亿元,增长32.9%。
二、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特点
通过对大同,毫州,南阳,岳阳,襄阳,吉安六个市的现状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以上几个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如下共同条件和基础:
第一,在本市区域内,整合资源,集中管理。大同市在2001年时将原有的煤炭企业大同矿务局改制为大同煤矿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对资产进行重组合并,实行集中管理,统筹规划,扩大了企业规模,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南阳市充分利用自身的古都形象,人文景观和山川河谷等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会展和旅游观光产业;吉安在充分整合革命遗迹,自然景观和文化旧址的基础上,又完善了交通灯基础设施,初步形成“红―绿―古”三色旅游模式。
第二,在发展关键期,都获得一定的政策资源。政策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下去的坚强后盾。湖南岳阳原本只是一个濒临连江的鱼米之乡,后来经过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以及城陵矶港区的批准建设,从而奠定了岳阳全球港口50强和“长江八大良港”之一的地位;襄阳在政府引进高科技产业春风的吹拂下,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和高科技产业,2012年在全国的高新技术排名中已经上升至36名;吉安在荣获国家首批“A类红色旅游区”的称号以及众多经典被国家批准红色文化保护单位后,旅游观光产业蒸蒸日上。
第三,在各市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经济基础支撑。经济基础是一个市乃至一个区域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从以上几个比较的城市来看,毫州已经初步形成了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中药流通,中药科研和教育在内的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