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训课中的应用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实训课中的应用分析
阳城职中 赵敏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理实教学两张皮,理实教师各行其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知识脱节等现状,分析实训教学要求和职场需求,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新形势,在机电各专业实训教学中,借鉴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训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一、背景分析
当前,在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偏低,行为习惯偏差。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先上理论课程,然后再实践课,课堂上讲理论、实训室讲操作,形成了理实教学两张皮。这样的教学模式很不适应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率低,有效性差,容易造成理论学不懂、实操学不会,到了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又得重新培训上岗的情况。
实训课教学是我们职业中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我们机电专业,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操作技能。比如光机电一体化,PLC,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工装配、调试与维修,汽车拆装与维修等都是技能训练课程,其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基础理论知识偏多、枯燥难懂、实训教学难度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就业的需要。随着国家职业准入制度及持证上岗制度的全面推行,再加上现在的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新形势,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优势突显出来,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普遍重视。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现代的人才观提出:“人人都可以成才,但不可能都是全才,有一技之长就是人才。人人都求发展,但不是相同的发展;人人都求提高,但不是相同的提高;人人都求成才,但不是统一规格的人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地探索改革。从近年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我们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已经不擅长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更适应于形象思维。为此,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根据专业特点,建立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在一起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是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切入点是“工学结合”。具体的说要实现六个一体化,(学习方式:一体化;教学组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素养一体化;教学考核:知识、应用一体化;教学环境:学习环境与生产环境一体化。)其一体化的关键是:一体化的课程,一体化的师资,一体化的教学资源,一体化的教学组织。
三、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1.教学内容一体化
我们具体的做法是改变以往理论内容与实训内容相脱节的做法,每个项目都将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相结合,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例如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的“简单直流电路”部分,在串、并联的基础上我们先安排“电压表、电流表”内容,作为理论知识的应用,接着安排万用表的使用;其后是电阻测量等。教学内容除了正文之外,还有生产生活案例、想一想、做中学、做中教等项目,其安排特点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融为一体。
2.教学过程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和组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于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师生双方共同参入教学的全过程,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融教、学、做于一体。因此,教学过程的一体化首先需要的是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融于一体的“双师型”教师,也就是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都由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同一时间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立体的,可以将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方法组合在一起,有针对性的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最佳化。在形式上,整个教学设计和组织都以实践操作为主线,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拟仿真等组织形式来突出技能训练,整个教学的过程突显了学生是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学,学会做;”教师是在”做中教,做中改”.
3.教学场所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学校搬进了“企业、工厂”,将课堂搬进了“车间”。为了便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于教学场所的布置也要实现一体化,也就是将理论教学区、研讨区、实操区、设备存放区、资料查阅区、维修区和展示区等场地集于一个工作场所内。这样的教学环境的转换,不仅有利于一体化教学过程的展开,实现边教、边做、边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工作过程”观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工作的过程,在学校就体验将来工作的环境,逐渐培养胜任将来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