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doc

发布:2018-03-15约4.3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针对职业教育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独立的状况,在分析职业需求基础上,笔者提出利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构建三级实训模块课程体系,建立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三级实训;模块化教学      1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外实习等环节构成了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其特征是实践教学独立开课或作为独立环节进行,这导致理论与实践没有融为一体,影响了教学效果[1-2]。因此,建立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为一体的“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3]。   模块化理论可以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教师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一门课程的全部内容按照层次和递进关系划分成模块,使理论内容、实训和技能训练在一个小模块中融为一体,使多个模块有机组合,最终形成连贯、系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4-5]。这种模块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   2三级实训模块体系的建立   2.1课程理念的设计   我校一直致力于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职人才,我们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参照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设计与实施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本课程设计紧紧围绕软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性为特征,在体系设计上追求大胆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体现了以实训内容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为依据、以模块教学为导向、以课堂设计为目的,加强实训后总结提高环节的设计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2课程模块化的建立   为实现一体化设计思想,我们设计了三级实训模块课程体系,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传授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逐级提高的多层次模块化课程新体系,如图2所示。每个模块都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三步曲的设计与实现。   每级实训模块内容如下:   1) 基础知识实训模块。基础知识实训模块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强调应用性,以“够用”为度,以数据库安装配置与数据库设计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网络数据库的安装卸载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流程。   2) 阶段实训模块。以完成“学生管理系统”为主线,把“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12章实训教学分解成12个阶段,每个阶段均以管理系统项目为驱动,提出项目开发中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网络数据库实用、够用的知识,掌握数据库应用技术,然后在每个阶段进行归纳总结,使学习系统化。   3) 项目实训模块。依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综合项目的内容选择了与城市服务紧密结合的实际      项目――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开展设计活动,通过项目贯穿所学知识,并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3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3.1教学内容一体化   根据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毕业生需要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即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能力、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素质。   根据以上要求,我们以实训为中心构建了三级实训模块体系,教学内容由基础知识实训模块、阶段实训模块、项目实训模块组成。教师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重新组织课程,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讲授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为22∶42,将教学的切入点始终定位在全程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   各模块内容细化后的教学内容、对应课时和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在表1中,序号1、2为基础知识实训模块,占8学时;序号3-14为阶段实训模块,占48学时;序号15、16为项目实训模块,占8学时。各个实训模块除课上学时,均有课外实训内容与之匹配(课外实训内容详见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使学生加强和巩固所学内容。   3.2教学组织一体化   我们使用学生熟悉的“学生管理系统”整合、序      化教学内容。每堂课都是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教学三步曲组织教学。在讲解中,教师以实训内容为主线提出问题,在解决每个问题时,首先让学生跟随教师一同操作,然后再对该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课上实训的任务单元。这样的教学组织体现了“做中学”的指导思想,使得教、学、做能够紧密结合,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效果,如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