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双线)模板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一、编制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适用范围 1
四、技术准备 1
五、技术要求 2
六、模板施工工序流程 2
七、人员、机械配置要求 16
八、材料要求 17
九、模板质量控制及检测 20
十、注意事项 22
十一、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 23
十二、检查及维修保养 24
一、编制目的
对制梁场预制时速250km城际铁路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单室)模板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以达到设计图纸及现行技术规范要求。
二、编制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6)《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
(7)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单箱单室)》(通桥(2009)2229-Ⅰ)
(8)《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单箱单室)》(通桥(2009)2229-Ⅱ)
(9)《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单箱单室)》(通桥(2009)2229-Ⅲ)
三、适用范围
制梁场32m、24m、20m有砟轨道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整孔箱梁(双线、单箱单室)的模板施工。
四、技术准备
4.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
4.2外业技术准备
按照箱梁设计图纸、模板设计图纸安装使用模板,施工时严格按照图纸控制模板各项验收指标,确保各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五、技术要求
(1)模板进场后检查有无变形。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模板设计图纸,对模板各部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原理有基本了解。
(2)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保证梁体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
(3)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各部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六、模板施工工序流程
6.1 模板安装工序流程图
图6.1-1 模板安装工序流程图
6.2 安装顺序
6.2.1 底模安装:
(1)底模开始安装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a、制梁台座通过验收。
b、5m钢卷尺、1m水平尺、15mm塞尺、水准仪、50cm直角尺、1m钢直尺、150mm游标卡尺、20kg弹簧秤、50m钢卷尺准备齐全,经过标定并在有效期内,自制夹尺钳。
c、所有底模板经过分扇验收并满足要求。
d、门吊经检查无安全隐患,可正常运做。电焊机、打磨机等小型设备数量配备齐全,可正常运作。
(2)清理台座及外模基础,并检查各部标高。
(3)测量人员确定底模板台座中心线及底模板中心线。
(4)根据设计确定反拱值
(5)由台座跨中开始向两端将底模板依次安装在台座上,各扇模板中心线保持重合。
(6)模板块与块之间用螺栓连接,但螺栓不能拧紧。
(7)测量底模板标高,将测量数据与底模板理论标高对比。
(8)根据数据对比模板各断面反拱值,再次对底模板标高进行微调。
(9)复测标高、平整度符合规范设计要求后,通知质检员验收,验收项目包括:
a、平整度:1m水平尺和15mm塞尺直接测量,允许误差2mm。
b、反拱度:测量人员配合,用水准仪测量,允许误差梁端+1,-1mm,其他位置+2,-2mm。
c、底模板中心线与设计位置偏差:5m钢卷尺直接测量,允许误差2mm。
d、长度:测量底板2处,设计长度:32614mm。用20kg弹簧秤、50m钢卷尺、夹尺钳测量,按50m钢卷尺标定书给出的修正值修正。允许误差±10mm。
质检员检验合格后填写相关资料,报监理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并在相关资料上签认后,再将连接螺栓拧紧。验收不合格时,返工处理,重复上述(1)-(9)步骤,直到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0)将底模板焊接在台座上,各块模板焊接成整体并对焊接处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底模平顺光滑。
(11)底模拼装完毕后,应在底模上刻有明显的梁端线标志,以便底腹板钢筋对位等后续工序的施工,分端线时应考虑梁体下缘压缩量,每端预留压缩量 ;上缘压缩量,每端预留压缩量 。
(12)支座板位置开孔
31.5m梁支座板两种类型:PZ5000;23.5m梁支座板类型:PZ4000;19.5m支座板类型:PZ3500 。不同类型的支座板按照对角线开同类孔方式开孔。开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