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导学案.doc

发布:2017-06-11约2.8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定位] 主要知识 学习目标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理解 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理解、运用 [导学过程] ·学习一 1、阅读材料《复活节岛的悲剧》,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丰饶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使用资源。毁来森林、水土流失,土壤越来越贫瘠,鸟类灭绝、浅海生态系统也遭到破坏。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 年左右,历经饥馑、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思考一:复活节岛上的人口数量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一个地区可容纳的人口有什么特点? 2、读图1-3-1,1900年以来,人口是如何变化的?当资源不断减少,污染不断增加时,人口数量减少,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归纳一:地球上可容量的人口是 的,人口无节制地增长,超过地球的承载量,最后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学习二 3、阅读教材17页两个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 能够 的 人口数量,称为环境承载力。 (2)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 等,其中土地资源的 决定着供给人类 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思考二:读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回答以下问题: 潜力地区 年生物量 (万吨) 可承载人口 (万)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苏皖北部、辽南 87900 22000 279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江南丘陵、南岭、武夷山区、四川盆地、湘西——黔东 229700 57000 427 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85600 8500 32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我国东部、西部以及南方、北方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别? (3)人类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改变环境,客观上 环境承载力,破坏环境,导致环境承载力 (增加或降低)。 (4)环境承载力的估算方法: ①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 资源、 资源、粮食等。 ②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资源、 、 等要素的综合。 4、小组讨论:环境承载力有什么指导作用? 归纳二:环境承载力是一个 值,强调人类的 (“生存”或“发展”)。 ·学习三 5、阅读教材19、20页,回答以下问题: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指按照健康合理的 ,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 等各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 、 、 。 思考三:我国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应大量向西部移民,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思考四: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密度都高于每平方千米300人,且国民的生活水平很高。为什么? 思考五:分别举例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对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3)在以下几个影响因素中:人口合理容量与 成正相关,与 成负相关,与 既可能成正相关,也有可能成负相关。 A、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B、经济发展水平 C、科技水平 D、地域开放程度 E、消费水平 (4)人口合理容量的估算:根据现有的 ,参照可以预见的 发展水平与生活水平,自然资源 和 变动情况,可以对未来某一时期或地区人口的合理数量进行估算。 (5)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 思考六:阅读教材21页案例研究,你认为中国人口多少才合适?中国应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