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层SMA-13改进型沥青凝土(SBS改性沥青)配合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沿江高速公路XX段X标路面工程
上面层SMA-13改进型沥青混凝土(SBS改性沥青)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报
告
XX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驻沿江高速公路X标监理组
二0 年 月 日
目标配合比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4、《XX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沥青路面上面层(SMA-13改进型)施工技术指导意见》
目标配合比设计过程
原材料
粗、细集料采用金坛宝栩石料,属于玄武岩;矿粉采用镇江石马永兴建材厂生产的矿粉;沥青采用常州科茵格改性沥青。
各种矿料、矿粉的筛分结果(见表1)。
表1
矿 料 筛 分 析 试 验 材料
名称 筛 孔 尺 寸(mm)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 过 百 分 率 (%) 1#料 100 100 100 76.2 23.0 0.9 0.9 0.9 0.9 0.9 0.9 0.3 2#料 100 100 100 100 99.1 15.1 0.6 0.6 0.6 0.6 0.6 0.4 4#料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85 56.2 32.5 21.2 15 7.5 矿粉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2
矿料配合比设计计算
确定SAM-13的三种级配A、B、C,4.75mm筛孔通过率分别为30.9%、28%、23.7%。
三种级配设计组成(见表2)。
表2
三种级配设计组成图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级配A
(47:35:8:10) 100 88.8 63.5 23.7 17.4 15.1 13.2 12.3 11.8 10.1 级配B
(47:30:13:10) 100 88.8 63.5 28 21.7 17.9 14.8 13.4 12.6 10.4 级配C
(44:30:16:10) 100 89.5 65.9 30.9 24.2 19.6 15.8 14.0 13.0 10.7
分别测定三种级配底VCADRC,按油石比6.0%,并每面击75次制作马歇尔试件,测定VCAmix及VMA等指标,在满足VCAmix小于VCADRC和VMA大于17%的基础上确定级配(见表3和表4)。
VCADRC测试结果
表3
级配类型 松容密度
(g/cm3) 4.75mm
通过率 粗集料毛体积
相对密度 VCADRC
(%) 级配A 1.693 23.7 2.917 41.90 级配B 1.713 28.0 2.917 41.22 级配C 1.699 30.9 3.036 43.98
初试级配的体积分析
表4
级配
类型 油石比
(%) 理论密度(g/cm3) 击实次数 毛体积密度
(g/cm3) 空隙率(%) VMA(%) VFA(%) VCAmix
(%) 级配A 6.0 2.632 75 2.530 3.9 17.57 78.2 33.82 级配B 6.0 2.631 75 2.543 3.3 17.12 81.0 37.14 级配C 6.0 2.630 75 2.556 2.8 16.67 83.0 41.8 要求 3~4 17 78~85 VCADRC 从表3和表4看出并考虑VMA、VFA等指标的基础上,以4.75mm通过率大为设计配比。故选择级配B为设计配比。
按设计的矿料比例配料,采用三种油石比,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结果(见表5)。
马歇尔试验物理—力学指标测定结果汇总表
表5
级配
类型 油石比(%) 技 术 性 质 马氏
密度(g/cm3) 理论
密度(g/cm3) 空隙率(%) VMA
(%) VFA
(%) VCAmix(%) 稳定度(KN) 流值(0.1mm) SMA-13 5.7 2.539 2.642 3.9 17.0 77.0 37.2 13.44 32.2 5.8 2.541 2.639 3.7 17.2 78.3 37.2 13.78 29.3 6.0 2.543 2.631 3.4 17.2 80.4 37.2 14.12 26.3 要求 3~4 17 75~85 VCADRC ≥6 20~50
注:最大理论密度采用计算法。
4、最佳油石比确定
根据SMA-13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