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理高考单项选择题精选9.doc

发布:2018-07-06约6.4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项选择题精选 当位于富士山顶正中那一瞬间,太阳就像一颗钻石光芒四照,在富士山的衬托下,美丽异常,这种美景被摄影爱好者们称之为“钻石富士”。阅读图回答题。1.某摄影爱好者某日在甲地附近拍摄“钻石富士”奇观,该日可能A.1月B.月 C.7月D.月2.春分日时,某摄影爱好者在乙湖附近期待拍摄到“钻石富士”奇观,则拍摄的地方时大约是A. 6:00 B. 8:00 C. 12:00 D. 15:00 【答案】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甲地的位置,位于富士山的东南方向,如果要拍摄出图乙的景观,此时的太阳应位于富士山的西北方向,所以应是日落之前的景观,日落西北应是夏季7月份,C对,1月1日是冬季,日落西南;3月21日日落正西方,10月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日落在西南方,即选C。 2、春分日时,6:00日出东方。在图中乙湖拍摄到“钻石富士”奇观 3、影响常年10月30日初霜冻南界线在甲乙两地段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因素分别是( ) A.大气环流 地形 B.地形 洋流 C.海陆位置 纬度因素 D.海陆位置 地形 4、关于丙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初霜来临时收割小麦繁忙 C.属于我国中部崛起地区,经济发达 D.地形成因和吐鲁番相似 【答案】3、D 4、D 【解析】 试题分析: 3、初霜冻南界线可理解为0℃等温线,线以南气温高没有霜冻现象,线以北气温低,有霜冻现象。甲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明显,初霜冻南界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乙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受山地地形海拔高的影响,气温较低,初霜冻南界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即D正确。 4、图中丙地位于渭河平原,地处暖温带,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陕西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初霜来临时,当地正值冬小麦播种时节;渭河平原为地质构造为地堑,为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天山山脉为我国著名的断块山地,断层发育,吐鲁番盆地与渭河平原成因相似。 考点:影响热量条件的因素、地质构造。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6. 未来10年劳动人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D.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答案】5、C 6、C 【解析】 试题分析: 5、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到2015年,我国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率都大于0,说明人口持续增加。2015年后,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率小于0,说明人口减少。所以最大值是2015年,C对。 6、读图,根据图中曲线,未来10年劳动人数量将减少,导致用工成本上升,C对。老龄人口比重增加,老龄人口数量不一定增加,A错。人口减少,B错。劳动力减少,人才不会大量外流,D错。 考点:我国人口变化特征及影响。 下图为我国某市2004-2013年用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 该城市可能为( ) A.济南 B.青岛 C.北京 D.大连 8. 该市用水量减少幅度最大的是( ) A.生活用水 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 D.生态用水 9. 关于市工业用水量减少原因叙述错误的( ) A.工业技术进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 B.工业用水价格提高,节约用水 C.该市较多耗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迁出到周边省份 D.气候变暖导致工业用水总量减少 【答案】7.C 8.B 9.D 【解析】 试题分析: 7.从年末常住人口数可以看出,该市常住人口逐年增加,已经超过2000万,结合选项中四个城市,只有北京市人口超过2000万。 8.读图可知,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加,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减少,其中农业用水减少幅度最大。 9.该市工业用水总量下降,与工业技术进步、节约用水和工业企业外迁有关,而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即选D。 考点:水资源利用。 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下图为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读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还会持续约(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11.目前我国“城乡倒置”现象主要原因是( ) A.教育水平 B.人口迁移 C.医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